(三)建构双诊双治新体系是完善国家行业标准的必然要求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发布了我国第一个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该标准引入了西医病名诊断、西医检查方法及中西医病名对照。该标准发布之后至今的二十多年来,对中医临床诊疗实践发挥了重要的规范、指导和引领作用,中医临床诊疗模式也在不断向这一标准靠拢。有人统计2010—2012年《中医杂志》临床研究论文344篇的诊断标准显示,只有西医疾病诊断标准者145篇,约占42.5%;既有西医疾病诊断标准,又有中医辨证诊断标准者199篇,约占57.2%,充分反映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已成为重要的中医临床诊疗模式。
我们再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年1月发布的传染科、肝病科14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为例,除积聚外其余12个病种均为西医病名,采用西病中证模式,因此,虽曰中医临床路径,实际上已经提出了中西医双诊双治的必然要求。中西医双诊双治体系的建构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医行业标准并成为中西医行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