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肝病中成药临床应用的技术细节

(五)把握肝病中成药临床应用的技术细节

1.同类中成药应区分其作用功效的细微差别

同类中成药是指治法功效和适应症类同的中成药,如扶正化瘀胶囊、安络化纤丸、复方鳌甲软肝片、和络疏肝胶囊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一组治疗纤维化、肝硬化的中成药,都具有活血化瘀化积消症的作用功效,适应症均为肝纤维和肝硬化,但由于方药组成的差异,它们的作用功效也还是有很多细微差别的。一般而言,扶正化瘀胶囊长于扶正,宜用于肝硬化气血亏虚或脾切除术后;安络化纤丸长于清利,宜用于肝硬化兼有湿热证候者;复方鳌甲软肝片长于散结,较宜用于肝硬化有实性结节者;而和络疏肝胶囊则长于止痛,较宜用于胁肋胀痛者。再如水林佳、西利宾胺、当飞利肝宁均为水飞蓟制剂,都具有护肝作用和功效,但水林佳采用卵磷脂分散技术,不但使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还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更适用于脂肪性肝病;西利宾胺能增高肝细胞微粒体酶的活性,加速肝脏解毒功能,更宜于中毒性肝损害如药物性肝损伤;而当飞利肝宁除有护肝作用外,兼能清热利湿、益肝退黄,更宜于肝损伤而兼有肝胆湿热证候者。

2.选择适宜剂型

肝硬化门脉高压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不宜选用胶囊而宜用片剂或颗粒剂,血糖升高者则不宜用含糖的颗粒剂等。

3.应用禁忌

肝癌患者不宜用活血化瘀中成药,以防止癌细胞扩散和转移;腹水患者不宜用甘草制剂,以防止水钠潴留;另外约有近半数肝病中成药不良反应和应用禁忌的标注尚不明确,但是应用这类中成药的医生却应当十分明确,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组成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应用禁忌做出判断和预测,以切实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4.防止某些生化指标停药后发生反跳

五味子制剂、甘草制剂、水飞蓟素制剂等在停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反跳率,防止生化指标停药后反跳一般可采用以下措施:第一,递减用量,如五味子制剂、甘草制剂等应用时在生化指标复常后可不立即停药,应递减用量,缓慢停药,以减少反跳发生;第二,改变剂型,如用甘利欣、天晴甘美等注射剂治疗ALT、AST复常后,可改用天晴甘平胶囊口服维持,然后缓慢停药;第三,改换品种,如五味子制剂以联苯双酯起效最快,作用最强,停药后反跳率也最高,而五酯颗粒次之,降酶灵又次之,护肝片更次之,用联苯双酯治疗ALT复常后,可先换用五酯颗粒,一个相对固定的疗程之后,再根据需要依次换用降酶灵、护肝片等,由强到弱,以达到防止生化指标反跳的目标。笔者临床所见这些确不失为可行方法。

中成药的研制与临床应用是中药剂型改革的客观需求,也是实现中药多途径给药的必由之路,对拓宽中医药的适应症范围,扩展中医药学术研究领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我们一定要正视当前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行政监管和专业技术两个层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终形成中成药的应用规范,更好地服务患者,并为丰富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学内容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