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包子甲天下

汴京包子甲天下

小时候,我对包子的印象就是母亲包的角子,就是到镇上市场上卖的也多是角子,像个楦头一样,里面有素馅或肉馅,我最喜欢母亲做南瓜馅角子。长大后,到开封读书,发现这个城市多是卖包子的幌子。午朝门广场还没扩建的时候,每天早晨我们学校在湖东岸跑操,我经常见到一面杏黄旗,上书“开封灌汤包子”。开始我很纳闷,怎么是“灌肠”?我念出声后惹得同学哈哈大笑,原来是“灌汤”。就这样我深深地记住了开封的包子。毕业参加工作后,周末回县里的时候总要给父母捎去开封的包子品尝品尝。

与老家的角子相比,开封的包子味道更美一些。角子吃的是乡愁,包子吃的是文化。开封包子就是这座古城的另一种象征,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包容。一张面皮,可以包下几千年的历史故事和民俗风情。城墙宛如一张皮,豫剧、斗鸡、胡辣汤、花生糕、木版年画、书法、河南坠子等都包容进去。灌汤包子内容精美别致,吃面、吃肉、吃汤被整合成一只包子,这就是开封文化的魅力。一座城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文化包子,不但有夏朝味、北宋味,还有明清味、民国味。常言道:“根在中原,家在河南。”离开开封谈河南与离开包子谈开封一样,是不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