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羹还是老开封

吃羹还是老开封

首先声明一点,我这是诚心邀请大家品味老开封的各种羹,绝对不是叫大家吃闭门羹。说起闭门羹还真有些小故事。众所周知,“闭门羹”意为拒客,但“闭门”何以与“羹”联系起来呢?原来,“闭门羹”一语始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甚异者,有迷香洞、神鸡枕、锁莲灯;次则交红被、佳香枕、八分羹;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使人致语曰:‘请公梦中来。’”

少年时代,我只知有汤而不知有羹,待客用的“汤匙”我们那里叫“调羹”,貌似很有学问的样子。一直以为汤和羹是不同的食物,后来读到了《闲情偶寄》才得知原来它们是一家:“汤即羹之别名也。羹之为名,雅而近古;不曰羹而曰汤者,虑人古雅其名,而即郑重其事,似专为宴客而设者。”羹是与饭相搭配的,无羹就不能下饭。几千年的老开封本身就是一锅熬了八个朝代、添加历史现场、留存文化记忆的老汤。至今,在街头随处可见的仍然是各式各样“汤”的招牌。黄河文明孕育的中原文化则更是汤浓味厚,其他地方所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