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前 言
上篇 论文篇
以学科融合提升中学政治课教学魅力
1 学科融合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价值
1.2 推进中学政治课教学创新发展
1.3 有利于中学政治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2 学科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 偏离教学中心
2.2 教学边界模糊
2.3 缺位现象严重
3 学科融合提升中学政治教学水平的可行方法
3.1 明确中学政治学科教学重点,结合初高中学科交叉知识开展学科融合
3.2 明确中学政治学科边界,树立综合式、探究式的学科融合教学理念
3.3 明确中学政治学科培养目标,利用多媒体设备优化政治学科融合教学
4 结束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1 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内容与内涵
2 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养不足之处与归因
3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政治生活》为例
3.1 运用科学思维方式,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设计课堂教学
3.2 运用辩证思维模式,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实施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
3.3 运用全面评价模式,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对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创新评价
4 结束语
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特征与培育路径
1 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内容
2 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主要特征
3 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
3.1 以升华情感力为立足点,注重核心素养的可塑性,构建体现育人价值的情感教学方式
3.2 以内化知识力、学习力为立足点,注重核心素养的系统性,构建思想政治学科内部综合及跨学科有机融合的创新型教学方式
3.3 以提高思维力和行动力为立足点,注重核心素养的连续性和终生性,构建客观判断社会现象的思辨型教学方式
4 结束语
中学政治学科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析
1 政治认同学科素养的内涵分析
2 政治认同学科素养的学理分析
2.1 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唯一正确的道路
2.3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3 政治认同学科素养的培养策略
3.1 通过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培养政治认知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历史教学初探
1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现状
1.2 现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2 建构主义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1 非建构主义式的教学
2.2 建构主义理论下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3 小 结
以《罗斯福新政》为例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基于研学实践活动培育地理核心素养——以滇池海东湿地研学为例
1 有助于提升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2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4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下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活动的探讨——以昆明市海贝中英文学校与西山区人民法院合作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为例
1 模拟法庭活动开展过程
1.1 充分准备下,让活动更可行
1.2 依托教学内容,且案例生活化
1.3 以角色为体验,让成效更显著
2 模拟法庭活动开展效果分析
2.1 模拟法庭是通过以展演的形式演绎案情,再通过法庭审理、法庭调查、控辩双方质证及闭庭合议等程序来模拟法律案件的审理过程
2.2 以模拟法庭为平台的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
3 模拟法庭活动开展情况反思
3.1 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敢于突破固有教学形式,善于整合资源
3.2 学生:激发兴趣点,学思结合,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善于运用各类实践机会提升自己
3.3 模拟法庭活动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学生所得而非仅是形式
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尝试的探讨
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
2 初中阶段的学情分析
3 目前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 道德与法治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实际情况
5 教师对议题式教学的运用现状
6 议题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6.1 教师注意营造和谐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
6.2 合理选择话题,激发学生讨论热情
6.3 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认真备课,具体学生具体对待
6.4 对基础知识加强训练,分层次展开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6.5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7 结束语
浅析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培养
1 家国情怀的概念
2 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育家国情怀
2.1 在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滋润中培育家国情怀
2.2 树立真实榜样人物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2.3 发掘本土教学资源,培养家国情怀
2.4 胸怀天下放眼世界,构建家国情怀
地理教学中理清知识点间的紧密逻辑联系——以《节约与保护水资源》一课为例
1 水资源的分布
2 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现状
3 合理配置水资源
4 保护水资源
浅谈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1 “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课堂中出现的几类问题
1.1 教师自身的修养素质还待提高
1.2 “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难于检测
1.3 “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难于把握“度”
1.4 “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难于把握情怀
2 “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2.1 学校需要真正营造素质教育的氛围
2.2 教师要切实把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牢记在心
2.3 家国情怀需要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兴趣与共鸣
2.4 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要实现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2.5 家国情怀的培养需要深挖历史资源
2.6 家国情怀的培养需要历史课堂注重内容情景化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下对高中思想政治高考复习备考的思考
1 高考评价体系的内涵与高中思想政治的关系
2 在高考评价体系指导下分析2019年全国卷三的思想政治试卷
3 复习备考建议
利用多种学习法提高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行动研究
1 概 述
1.1 原因分析
1.2 学习方法介绍
2 具体举措
2.1 图表法的主要步骤
2.2 数字法的主要步骤
2.3 思维导图法的主要步骤
3 实施的效果和反思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 核心素养的概念
2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
3 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政治情感
4 渗入时政热点,增强学生政治认同
5 开展实践性课程活动,增强情感体验
6 回归生活本真,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引入时事政治资源研究
1 时事政治资源引入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意义
1.1 实现课程目标的需要
1.2 学生丰富核心素养的需要
1.3 改进教学的需要
1.4 丰富教学手段的需要
2 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运用时事政治资源
2.1 选择和运用时政资源的原则
2.2 结合教学内容
2.3 运用到教学各个环节
2.4 开展多样化时政学习活动
道德与法治课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1 道德与法治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
1.1 课前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有效设计
1.2 小组合作学习重形式轻内容
1.3 课后小组合作学习经验缺乏有效总结反思
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教师自身原因
2.2 学校方面
2.3 社会方面
3 应对策略
3.1 教师自身方面
3.2 学校方面
3.3 社会方面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塑新时代好少年
1 爱国主义的含义及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必要性
1.1 爱国主义的含义
1.2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必要性
2 探索“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塑新时代好少年”的有效途径
中学语文学科融合中整体思维的培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政治课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研究与思考
1 中学政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中学政治课学科融合教学模式探索和研究的重要意义
2.1 符合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
2.2 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尚有空间
2.3 学科融合教学对师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3 通过学科融合丰富中学政治课堂
3.1 与语文学科融合教学,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3.2 与历史学科融合教学,整合创新、减负增效
3.3 与地理学科融合教学,减负增效,还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下篇 学科融合教学设计篇
《意识的作用》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推动和平与发展》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一带一路”》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家的意味》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中东》(第一课时)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农村包围城市”》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认识自己》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复杂多变的关系》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家的意味》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高扬民族精神》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黄土高原》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爱在家人间》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最后一课》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学科融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