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5年11月27日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李梦婷
摘要: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各国都在思考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对初中生而言,培养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为重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部编版教材的投入使用,思想品德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要素。培养初中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帮助他们提升政治认知,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站位。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学生自身因素的制约、教师能力水平的高低,在政治认同的培养上存在着瓶颈。在教学中,以八年级、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分析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概括它的意义:第一个是“唤醒”,唤醒学生初心,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第二个是“引领”,成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引路人。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学科的乐趣,教师享受课堂快乐,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的魅力,优化学生政治认同,坚定政治认同信仰,提升政治站位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德育课程的主要抓手,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让学生学习、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度,从而做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树立“四个自信”,拥护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