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内容与内涵

1 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内容与内涵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施之前,必须要对学科核心素养内容与内涵进行分析,指明研究方向,奠定研究的基础。

首先,“核心素养”是学生个体在解决生活问题中所展示出的综合品质,蕴含着对学生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则是学生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运用思想政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的知识技能、学科思想等能力与品格。也有学者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所必备的能力。因此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目标的最终体现。

其次,综合国内相关研究,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可以分为科学精神与法治意识、政治认同与中国自信、实践能力与公共参与、辨证核心思维与大历史观四个维度。在理性精神与法治意识维度中,主要是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所表现出的思维品质;法治意识则指学生能够按照规则、法律行事,依法规范自己行为。在政治认同与中国自信维度中,主要是指学生认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等方面核心价值观念,进而自觉肩负起学习、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实践能力与公共参与维度中,主要指学生在改造社会、参与公共事务中所展示出的能力,能够自觉维护公共利益、承担社会责任。辨证思维与大历史观维度是指学生在看待事物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综合而言,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内容十分多元,涵盖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这也是有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核心素养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