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培养

浅析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培养

石 媛

摘要: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初中阶段家国情怀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情感养成,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课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从历史角度认识中国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培育家国情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