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3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遭受外来入侵,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外来入侵,中国人越来越不自信,表现在各个方面,对中国的社会制度、中国的文化、中国所走的道路、中国的理论等充满了质疑和批判,自此掀起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当时的潮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树立了中国理论、道路的自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成功使中国人民树立了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心。到21世纪中叶,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那时,整个中华民族将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更加彰显。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围绕这三个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逻辑推理、史料分析,自然而然得出这三个结论,让学生坚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正确性,是中学政治学科必须完成的任务,是政治学科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要求,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