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为:在全面调查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实施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地方特点,综合评价水资源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在水资源税改革的相关政策体系文件指导下,总结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典型模式并评价改革整体效果,通过对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三年来的典型经验和模式进行提炼和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河北特色的水资源税改革经验,为全国水资源税改革工作提供经验和模式。

(二)研究内容

针对研究目标,在深入理解水资源税改革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着眼于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政策实施情况,研究政策执行时遇到的阻力,以及行政管理时的主要问题,并总结出具有河北省特色的水资源税改革经验,以达到全国推广的目的,主要内容如下:

1.全面调查,评价效果

对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以来的政策运行情况开展全面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的整体效果。立足于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政策体系,利用摸底调查、典型点深入调研、试点实地问卷调查等手段,收集水资源税改革政策运行情况、水资源税改革成果、居民满意程度等第一手实测资料;借助于网络技术,从政府网站、地方统计网站、学术期刊网站等收集整理有助于研究开展的相关资料。以水资源税改革的预期目标为依据,围绕工作成效对已做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价。

2.查找问题,提出方案

对水资源税改革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价,进一步分析研究水资源税征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现有资料为基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水资源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在水资源税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并总结出普遍适用的解决办法,促进水资源税改革的良性发展,为在全国推广奠定理论基础,以期为其他地区遇到类似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同时,对于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容易出错的地方,也如实详细地指出,这对其他地区的水资源税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可以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3.总结具有河北特色的水资源税改革经验

提炼和挖掘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中的工作亮点、典型经验和成功案例,使其具有示范效应,依据已经初步形成的“元氏模式”和“围场模式”,对河北其他地区的水资源税改革进行详细分析,全面总结,在此基础上提炼挖掘,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简洁明了、普遍适用的水资源税改革经验。

4.评价示范效应,研究全国推广途径

针对水资源税改革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国家政策,在试点实施三年后是否具有显著的效果,是否能够在全国推开,这都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因此在评价效果的基础上应进行示范效应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明确水资源税改革是否具有可推广的价值、在推广时可能会面临哪些问题和困难,以及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案。总的来说,应按照多指标、多目标全方位地分析总结水资源税改革的示范效应。在推广河北经验时,可采用专题研讨、专著出版、会议交流、推广培训以及网络宣传等多方式进行推广;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推广成效优势和亮点,指出推广条件,促进水资源税改革的广泛推广和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