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概况[38]

一、自然地理概况 [38]

(一)地理位置

截至2018年年底,河北省共辖11个地级市,分别是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衡水。河北省环抱首都北京,地处东经113°27′~119°50′,北纬36°05′~42°40′,南北长约750km,东西宽约650km,海岸线长487km,横跨华北、东北两大地区,总面积18.88万km2,历史上因地处黄河下游以北而得名,省会是石家庄市。距北京283km,东与天津市毗连并紧傍渤海,东南部、南部衔山东、河南两省,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东北部与辽宁省接壤。

(二)地形地貌

河北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有坝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单元。坝上高原属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地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200~1500m,面积15954km2,占河北省总面积的8.5%。燕山和太行山山地,包括中山山地区、低山山地区、丘陵地区和山间盆地4种地貌类型,海拔多在2000m以下,高于2000m的孤峰类有10余座,其中小五台山海拔2882m,为河北省最高峰。山地面积90280km2,占河北省总面积的48.1%。

河北平原区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按其成因可分为山前冲洪积平原、中部湖积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3种地貌类型,全区面积81459km2,占河北省总面积的43.4%。

(三)气象水文

河北省处于暖温带和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夏季多东南风,气温比较暖湿,降水量大,且降水量变差很大,旱涝交替发生;秋季天高气爽,降水较少,气候差异性较大;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少雨雪。气温分布由北向南逐步增高,年平均气温7.8~13.7℃,年日照时数2400~3100h,年均降水量532mm,1月平均气温在3℃以下,7月平均气温18~27℃。降水量在地域上分布不均,总的趋势为由多雨的燕山、太行山迎风坡分别向西北和东南递减;降水量年内分布也不均,70%~80%的雨量集中在6—9月,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00~1400mm,年内洪水多出现在7—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