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结论

第一节 结论

本书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水资源税改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河北省内大范围的现场调研。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整理,分析了河北省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河湖水系、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现状,并从水资源税改革法律依据、政策支撑以及水价改革、水资源费演进等角度概括了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的历程。结合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对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实施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对试点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和实地调研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整个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基于以上工作,凝练形成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的“河北模式”,并对其进行内涵解读、总结试点经验;从水资源管理能力、水资源管理强度、水资源管理态势等方面,分析评价改革示范效应。最后,对进行水资源税改革的全国推广条件及途径做了简要说明。本书结论如下:

(1)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成效显著。第一,节水效果明显。通过税收杠杆作用,设置差别税额标准,促使企业节水意识普遍增强,主动加大节水设备的投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第二,用水结构进一步优化,有效抑制了地下水开采。通过税额标准的设置,提高地下水使用成本,倒逼企业调整用水结构,优先使用非常规水源以及地表水,有效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第三,水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各项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对取用水量的监控能力,也提高了信息共享程度,促进了水资源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2)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实施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专家咨询以及深入分析,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农业水资源税改革方面主要的问题为:农业水资源税征管成本过高,计量监控设施覆盖率不高。非农业水资源税改革方面主要的问题为:城镇公共供水企业纳税问题,特种行业分类仍需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税改革政策体系方面主要的问题为:水资源税税额标准复杂且不合理,税收优惠政策中无减税和补助措施,水资源税改革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政策中地热、矿泉水归属有待调整。水资源税改革监督管理方面主要的问题为:水资源税的征管模式有待调整,水资源税管理的各项费用有待落实,取水许可的办理流程过于复杂。信息系统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的问题为:信息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3)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具有典型特色和宝贵经验。对河北省三年来的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进行总结,提炼挖掘出试点期的改革模式,即“河北模式”,可简要概括为“水利核准、纳税申报、税务征收、联合监管、信息共享”。水资源税改革“河北模式”是一个能够基本反映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大体脉络和典型工作特色的一般性、可操作性的工作模式,是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取得的成果。通过改革实践也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如顶层设计是改革成功的前提、创优环境是改革成功的基础、征管信息化是改革成功的条件、多部门协作是改革成功的核心、推动有力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勇于创新是改革成功的动力、严实作风是改革成功的保障。

(4)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示范效应明显,具有推广价值。对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示范效应进行分析评价,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河北省整体的示范效应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由于改革时间只有三年,作为模式和经验并不是对所有地区都适用,在推广时要满足推广条件,才能更好地将改革工作顺利向前推进。根据水资源税改革在河北省试点的实施情况,总结出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模式推广的条件,主要包括政策体系的建立应基本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基本到位、做好水资源税改革的保障工作。最后,总结了河北省水资源税改革模式的推广思路与推广途径。

(5)水资源税改革作为我国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未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实地调研以及效果评价中可以看出,河北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进各项工作,短短三年内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可以说试点工作非常成功,可以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另外,水资源税改革是一项大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工作,目前做得还不够细致,不够完善,如果在今后能够做得更加深入细致,改革将会更加成功,取得的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