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研究》简介
《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研究》这本书是由.张华平著创作的,《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研究》共有86章节
1
前 言
2003年,我国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义务教育标准”)。其中提出数学素养是公民基本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书是对素养导向的数学...
2
目录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数学素养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数学素养的研究历史 一、数学素养内涵的发展史 二、课程观的数学素养研究概况 三、指向数学素养的评价研究 第二...
3
第一章 数学素养的历史发展
近些年,许多国家的课程标准中都陆续出现了“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字眼,呈现出一种追求“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潮流。数学素养也成为世界各国数学课程改革...
4
第一节 数学素养的研究历史
数学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外研究的介绍,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数学核心素养的成分辨析等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数学素养的内涵及教育价值也随之不断丰富。...
5
一、数学素养内涵的发展史
国内首次提出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构想,来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标准体系研究”课题组,认为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应至少包含具...
6
二、课程观的数学素养研究概况
与TIMSS相比,PISA直接提出了数学素养之概念,并赋予翔实的内涵。同时素养测评的结果为各国数学课程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目前多数国家的现有课程方案都是以学科...
7
三、指向数学素养的评价研究
教育评价主要包括课程评价、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即对学习内容、教师“教”的效果、学生“学”的效果三个方面的评价。这里所探讨的是学习评价问题,更具体地说是指向学生数...
8
第二节 数学素养的成分解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数学学科的六个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
9
一、数学抽象的解读
数学的抽象是指数学抛弃了同它的研究对象(一般来说是指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无关的非本质属性,而撷取同研究对象有关的本质因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抽象主要表...
10
二、逻辑推理的解读
逻辑推理是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命题推出特殊命题的推...
11
三、数学建模的解读
数学建模本质上属于数学抽象的一种类型,它主要偏重对现实问题的数学抽象。《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建模作为一种数学素养看待,本质就是一种数学能力,即通过数学学习,学生...
12
四、直观想象的解读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两个概念: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显然,“直观想象”是整合了“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两个概念,而空间观念就是空间想...
13
五、数学运算的解读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数学运算主要表现为: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习得运算结果。数学运算是解决数...
14
六、数据分析的解读
数据分析主要属于《数学课程标准》界定的“概率与统计”模块。数据的类型可以分为确定性数据和随机数据两类,确定性数据是研究对象总体的数据,随机性数据是从总体中抽取的...
15
第二章 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导向。如果不改变以知识传递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教学方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就不可能落地,“核心素养”也将会成为一句过眼...
16
第一节 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教材处理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高度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在这一过程中整合教材资源并灵活运用,能够优化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促进学生思维品质与数学能力的不断增强。教...
17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活教材
杜威曾指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但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创设问题情境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教师只注重情境的形式化...
18
二、巧变例题,批判性接纳教材
初中数学教学要立足学科特点,创设合适的思维场景,引导学生在繁复曲折的数学思考过程中,探寻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体验数学理性精神,提升数学素养。新...
19
三、找到单元教学主线,创造性使用教材
新课标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那么...
20
第二节 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学目标要体现全方位、立体式,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人文素养也得到提高,使教育教学过程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过程,使我们的课堂真正促进学...
21
一、目标的确定与叙写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学测量与评估的依据,它具有导...
22
二、目标的确定与叙写容易出现的问题
1.行为动词不准确,缺乏可操作性和检测性 传统教学目标叙写的主要问题是,站在“教师本位”的立场上,选用描述内部心理状态的词语来陈述,只说清了“教师做什么”,至于...
23
三、目标的确定与叙写实施建议
例如,课标中关于“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什么是掌握?我们老师能不能准确地说出掌握的意思,掌握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呢?我想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难准确叙述的,学生更不...
24
第三节 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评价
评价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应用评价证据?在20世纪40年代,泰勒将教育评价解释为:“确定教育目标,在实际上被理解到课堂学习评价,要坚持学生成长导向,通过对学生...
25
一、教学评价设计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目标决定评价,这是评价设计的第一原则。教学评价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和学情进行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目标,没有清晰的目标意味着不知道“为什...
26
二、课堂评价教学现状分析
1.课堂评价存在片面性 课堂评价被狭隘地理解为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语的运用,而且课堂上的评价语过于廉价和泛化。简单地理解为“激励”,因此激励性语言又成为评价语的主...
27
四、教学评价实施建议与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要注意以下三点: 1.强化目标意识 目标决定评价,无论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都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情进行。判断评价设计是...
28
五、优化课堂评价体系,助推核心素养发展
教学离不开评价,评价应该贯穿于教学的自始至终,先于教学延展于教学而且渗透于教学的方方面面。有效的课堂评价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教学素养,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给学生...
29
第三章 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
蒂姆·库克曾说:“我不担心机器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的是人会像机器一样思考。”这句话惊醒了众多教育者,引发了思考:“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教学?”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知...
30
第一节 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
目标、评价与教学一致性,就是指基于课程标准与学情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评价任务和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始终要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要“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