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的意义

二、项目化学习的意义

平心而论,实施项目化学习对大多数教师学校还是有一定困难的,特别是情境创设和驱动性问题设计并非易事,不如传统的照本宣科简单方便。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因为我们今天的教育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创造更美好的世界。项目化学习的意义在于,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深度理解和掌握概念、锻炼思维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学生敬畏自然与科学,学会做人与做事。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将为学生打开通向世界和未来的窗口。

项目化学习的初衷,就是要补足这块“短板”,通过多种项目形态,让我们的学生拥有真实的问题解决经历,成为积极的行动者,提高创新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项目化学习指向我们的教育短板。

当我们深入课堂,坐到学生身边,跟踪他们的学习过程,就会发现,并非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经历了真实的学习。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他们在课堂中的思考、互动、处理错题与难题的情况,又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没有达成学习目标,也没有实现认知、技能的提升,甚至有少数学生养成了被动的学习心态和不良的学习习惯。

21世纪,世界各国都将教育目的聚焦在核心素养。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变革是一个系统的变革。第一,我们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的大观念、大概念,也就是要通过提炼各学科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做出的贡献,贯通从知识点走向学科育人目标的全程。第二,我们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和依据来选择学习内容,也就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在国家层面,反映为教材的编制;在学校和教师层面,表现为依据学情对教材进行校本化、生本化的探索。第三,我们需要设计保证核心素养目标得到落实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也就是解决“怎么学”的问题。要从“以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从“以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第四,我们需要设计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目标和方式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评价将引导和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和坚守素养目标。

素养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应用自己的所知完成特定的任务或问题;二是有能力在不同的情境间进行迁移,形成元认知。简而言之,在不同情境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素养”,而项目化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彰显创造性的情境,加快元认知形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