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设计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目标决定评价,这是评价设计的第一原则。教学评价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和学情进行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目标,没有清晰的目标意味着不知道“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和“怎么教”。而清晰的目标源于国家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设计就是要在对国家课程标准细化解读的基础上,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观察和检测学习者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是否产生了如教学目标所期待的变化。离开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无法进行教学评价。
2.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原则
目标、评价和教学的一致性是指教学评价的设计和检验、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实施都必须与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相一致。所谓一致性,最关键的问题有三个:一是自始至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即教学活动与目标一致;二是把教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不断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得怎么样,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不断做出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的调整,促进学习效果,达成教学目标;三是布置基于目标检测的评价作业,如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检测更能体现目标的达成,某作业是指向哪个目标的,即教学评价与目标一致。
3.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原则
“研读和分解课程标准—重构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方案—设计教学流程—实施课堂教学”这是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基本路径。只有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然后再去设计各种学习活动,才能以学习活动为依托,在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来检测、评价目标是否达成。也就是说,当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首先就应该设想“我用什么样的检测方法和工具可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的程度”,然后再据此设计教学流程。
4.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
评价的主体不仅是教师,还有学生。教师需要思考: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评价活动和学习进展,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来?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评价的手段,制定符合自己的改进方案,成为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者?多元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