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

三、翻转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主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倡导和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转课堂是对学习方式的创新,也是真正落实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大胆尝试与实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巩固练习。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学生课前自主进行知识学习,而课堂上主要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交流展示、答疑解惑、拓展提升等,从而实现更好的数学教育价值。信息化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运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查阅各自所需的优质教育资源,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纯粹依赖老师去传授知识。课堂和老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了解学生的困难并提供资源和必要的帮助,引领学生探索新知。

课前:看微视频自学  完成课前学习

课上:交流学习收获  解答个性疑问

归纳共性问题  小组合作探究

有效达成目标  学生主体,相互交流,共同完善

教师主导,掌控进程,梳理脉络

开展多维练习  围绕目标训练,巩固双基要求

悟化知识联系  注重当堂落实

教师适时跟进  完成教学任务

课后:个性复习巩固  进行下节学习

我国“翻转课堂”实验,是重庆江津聚奎中学于2011年率先在中国学校开展实践研究的。聚奎中学借鉴美国最新的翻转课堂模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2.9%的学生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88%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88.9%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学习信心,88%的学生认为知识要点更易理解,99.6%的学生认为帮助自己做好笔记,63%的学生认为作业完成质量更好,17%的学生认为增加了学业负担;100%的教师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并表示愿意在下学期继续参加项目实验。

聚奎中学的做法很快赢得了广泛关注。昌乐一中于2013年4月提出翻转课堂实验的构想。学校做了分析论证。从硬件保障上,保证学生人手一部ipad,教师利用假期开发微课资源,上传微课平台。另一方面,学校是寄宿制,学生全员上自习。具体实施模式:前一天晚自习为自学质疑课,教师提供先学单,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读教材、看视频、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只负责组织学生自学,不讲授,学习结束时,学生将本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交给老师;第二天展示交流课,教师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全班共同探究,互相碰撞思路和方法,共同解决困惑,获得新知,然后完成拓展提高题。

首先,“翻转课堂”实现了人性化学习。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特别是当对之前学习的内容有所遗忘时,可以通过观看视频重新温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重点知识可以有针对性地反复学习,观看视频可以暂停、倒退、重复、快进,适合人性化、个性化学习,避免了坐在教室里接受教师“一刀切”教学的弊端,因此,“翻转课堂”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广泛欢迎。

其次,“翻转课堂”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的先教后练转为先学后练,把知识的传递安排在课前,把知识的内化安排到课内,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发展了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的能力,提升其思维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树立起学习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