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2003年,我国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义务教育标准”)。其中提出数学素养是公民基本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书是对素养导向的数学教学的探索,主要阐述了初中学段如何坚持素养导向组织实施数学教学,以落实新课改的育人目标,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其终极培养目标可以表述为: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因而要实现数学教育的育人价值,就必须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素养导向”,切实让数学教学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

数学核心素养具体可分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方面。本书中,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就实施基于提升数学素养的数学教学,从七个部分阐述了自己的研究心得与体会。

第一章是对数学素养的历史发展的综述。向读者介绍国内外关于数学素养的研究概况和数学素养的成分解读。

第二章研究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设计。从教材处理、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结合一些具体案例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旨在为一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做参照。

第三章论述了素养立意的教学策略。数学教学中要落实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原则,探索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和项目化学习,将素养培养融入数学教学。

第四章探讨了基于提升数学素养的课堂教学。从新授课和复习课两种课型详细阐述如何实现将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紧密联系的最佳教学效果。

第五章讨论了素养导向的教学实施。从数学概念教学、数学命题教学、数学解题教学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实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问题。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说明实际的教学操作过程。

第六章阐释了学习方式问题。组织实施指向素养的自主学习、问题化学习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提升数学学习力。

第七章是素养导向的课堂观察研究。提出由传统的听评课走向基于证据的专业听评课,促教师改进课堂,使学生素养提升成为现实。

本书是本人的教学实践探索与感悟,期待能给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和收益,也真诚期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张华平

202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