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数学素养的新授课教学

第一节 基于提升数学素养的新授课教学

数学课堂面临着这样的一种现状:教师不关注教学内容的不同,习惯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造成教师讲得激情澎湃、浑然忘我,学生听得不知所云、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教学只是教师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学生却一无所获。还有的教师讲课时直接告诉法,从来不对例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总结例题的解题方法、思维过程,不注重举一反三、变式训练、一题多解等,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提升素养更无从谈起。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创新研发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舍得退位,从课堂的驾驭者转变成为服务者,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思考、提问、展示、实践。其次要科学设计教学活动,搭建适合思维场景,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探寻数学本质和规律方法,让课堂回归数学本真。

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新授课教学模式,其基本流程有以下四步:

第一步,问题引领,启动思维。即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习意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二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借助学案出示具体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探究,教师重点关注和发现生成教学资源。

第三步,合作交流,答疑解难。在自主学习探究基础上,组织小组合作交流,明晰疑点、纠正错点,总结规律、形成方法,这一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抓住课堂生成资源。

第四步,迁移拓展,巩固提升。结合评价反馈生成,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进度,做出应对。

如,《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节。先创设情境:现在有几个全等的三角形纸片你能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得到平行四边形吗?——抛出问题,驱动探究。学生自主探究后,小组交流。教师要巡视观察学生的操作方法,抓住生成。如,大多数学生是用拼图法,把两个全等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而个别学生则想到用一个三角形绕着一边中点旋转180°的方法得到。这种方法既是对前面中心对称知识的回顾,也为本节课性质定理的证明起到暗示。然后,教师要做归纳提升:可见,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通常可以相互转化。再次为中位线性质定理的验证做好铺垫。

教无定法。新授课中如何有效落实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