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总序

没有人会怀疑,电影电视对于当代人日常生活、精神想像乃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我们很难想像,在今天,如果没有了影像文化,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模样。

正因为如此,随着中国影视传播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影视教育也蓬勃繁荣。全国开设影视课程的大学已经数以千计,除了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广播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以外,许多综合性大学也都纷纷开设影视专业,培养影视传播的各类人才。与此同时,一批已经进入影视传播业的从业人员,也开始了新一轮适应媒介竞争的自我学习和专业更新的过程。正是由于影视媒介的发展和这种发展对于影视传播教育的期待,促使我们编选了呈现给读者的这套“影视传播主流教材译丛”。

这一套译本,与过去的影视教育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们不仅仅局限为过去那种“影视艺术”教材,而扩大为“影视传播”教材,影视媒介的管理、影视产业、影视职业能力培养等等都被纳入本翻译系列,与中国影视业的产业化发展和市场化趋势结合更紧密,也更加具有实用性。这套译丛选择的是欧美国家影视传媒教育中的主流教材,它们多数都数次重印、修订、再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检验,而我们则挑选了最新版本组织翻译。在选择书目的时候,除了考虑其权威性以外,还考虑到选题是否符合中国读者的迫切需要,比如,我们翻译了《好莱坞电影》,目的就是帮助中国读者深入了解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影工业好莱坞、同时帮助我们借鉴好莱坞电影经验以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我们也考虑到,某些选题是对中国影视传播专业研究薄弱环节的一些补充,例如,《影视画面构成》,在过去我们的影视教材中很少涉及,但是对于我们掌握视听语言却具有重要意义;某些选题则比较强调其实践性,帮助读者培养专业能力,如《电视与银幕写作》,细致地阐述了从创意到剧本的投稿和最后签署采用合同的全部实用过程,对读者会有切实的指导性;另外一部分选题,则是为读者提供一种“地图”式的概论教材,帮助读者尽快地进入影视专业领域。基础性、专业性、权威性、实用性和现实性是我们的选题标准。希望这些标准能够使我们的译丛得到更多的读者认可和真正能够让读者读有所得。

中国是一个影视大国,中国人口众多,看电影(包括通过音像制品和电视看电影)和看电视的人数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比拟的。但是,中国的影视作品/产品的数量、品质却与观众们的期待有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原因,既来自媒介所生存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也来自于影视传播专业人才的匮乏或者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匮乏。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中国不仅要成为影视大国,还要成为影视强国,那么,首先必须成为影视教育的大国和强国。未来的影视传播事业,将期待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现代专业技能和优良综合素质的影视人才。而我们则希望通过这套翻译教材,为中国影视教育的人才培养开拓一片视野。

当然,这些教材如同所有教材一样,从来都不是什么金科玉律。“尽信书不如无书”虽然是一句套话,但批评性阅读,从来都是学习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所以,我们希望这套书能够为激发读者批判性阅读的热情提供重要的资源。

感谢来自中国最著名高校的其他7位优秀学者慷慨应允担任本丛书的编委,他们中的一些还亲自推荐译著、译者以及审校译稿。这些教授的关怀和支持,是本套丛书得以呈现给读者的重要保证。

尹 鸿

2003年6月18日北京荷清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