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管式传声器(枪式传声器)
最后一种指向性是电影和电视声音制作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它最初开发出来是为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即使传声器保持在画面之外,但仍然有着很好的直达声与混响声之比。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需要的指向性甚至比两个接收器提供的总和还要多,正如在超心形指向性中的情况。美国在1939年,因为电视的引入而开发出的干涉管式传声器已经历了好几代的发展,下面是这种产品的介绍。
如果沿管的长度在管中安排许多沟槽,这些槽被吸声材料所覆盖,比如丝绸,而且管的末端与心形传声器的换能器相连。那么,沿管的轴向前进的声波是不会遇到任何阻碍的。声音从90度角入射则会遭到管内的干涉,而不会在转换器中累积。后方传来的声音则会进入心形响应的无效区域。所以,总的来说,和其它类型的传声器相比,在枪式传声器中某个指向性被增加,而混响和其它轴向外的声音则减弱。
在当代同期录音中,它可能是最流行的吊杆传声器类型,但是它仍然受到以下一些问题的困扰:

图4.2 森海泽尔MKH416“短枪式”传声器。由于振膜前面的声干涉管的存在,在低频的时候是心形指向。随着频率的增高,指向也变得越来越尖锐。照片由森海泽尔公司提供。
·偏离轴向的声音由于干涉管的存在而减弱,这引起了轴向外频率响应的上升和下沉,因为,在不同的频率上,会产生相长和相消干涉现象。虽然轴向外的声音被衰减了,但却被高度的“染色”了,也就是说,音质发生了相当明显的变化。比如,当传声器从上方对准演员的嘴部时,这种声染色的效果就会出现在脚步声上。脚步声偏离传声器的轴向很远,而且听起来就像是在啤酒桶中录制的。
·声干涉管越长,就越能在宽频率范围内获得精确的指向性,因此,具有与频率最为一致的指向性的传声器都使用了长干涉管。但它在录音设备中显得很笨拙,比其它任何传声器更能引起话筒员手臂和肩膀的酸痛。
·对风的敏感度(wind susceptibility)相当高。这意味着必须使用有效而且很大的防风罩,以便在传声器的周围创造出一个相对较安静的区域。

图4.3 森海泽尔MKH816枪式传声器。与MKH416相比,它要长出很多,这样可以保证它在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一个精确的指向性。这种传声器经常用于室外,配有防风罩(参看本章中的防风罩一节)。照片由森海泽尔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