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磁带剪辑设备

第二节 音频磁带剪辑设备

尽管今天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音频工作站在大量的淘汰和更新当中,但基于刀片式的开盘磁带剪辑方式仍然以其特别的声音剪辑原理独领风骚。它具有费用低廉的优势,每个剪辑点在经过磁头还音时都能被听到。这样,声音音头的瞬间变化会变得很明显,并可以用来作剪辑点以形成逆向掩蔽。

一旦剪辑点被确定后,需要在磁带的片基做一个抹不掉的记号,如使用sharpie®,而不是用油笔(一般都用油笔在胶片上做记号,因为它可以被擦去,而写在声音载体上就有问题——从基面到临界氧化物面的声音素材资料会被擦掉并使磁带卷在磁头上,导致间隔损耗)。

接片机(splicing block)提供各种角度的声带剪接。在剪辑无声画面时,可以使用任何角度,但对实际录制的声音素材进行剪辑时就要使用对接(与边缘垂直),或更常见的对角线式拼接。对角线拼接更为常用是因为在一个声音波形中间做对缝拼接的话会导致产生一个“咔嗒”声,因为,波形突然变化了;对角线拼接相当于一个非常短的淡入,避免了“咔嗒”声。但另一方面,如果要在某一句话的中间做精细的剪辑,那么使用垂直对接方式的“硬”接也许更好。在音乐剪辑中,几乎普遍使用对角线拼接,而在对白剪辑中则两种方式都可以用到。

当然一般是不会剪接同期声带的,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失去同步。就解说录音而言,在转录到磁片之前对磁带进行剪辑是很有用的,而且能节约费用。在转录之前,去掉了所有不理想或未被导演选中的镜头,转录到磁片上的就是一条流畅的解说声带了,然后,通过剪断磁片使之与牵引片隔开,与要配解说词的画面对齐。这样保证了尽可能少的转录,并将费用降到最低。另一处使用这种剪辑的领域是音乐录音。在这里,甚至可以对多轨磁带进行粗剪来去除未选中的镜头。因而,能更为迅速地缩混到磁片上。

通常,用开盘磁带工作的剪辑师,要使用一个源片磁带和两个收片磁带,将选择需要的声音素材录入到一盘收片磁带中,而将不要的声音素材录入到另一盘的收片磁带去。如果素材的顺序要改变,则需要更多的磁带。

以前,磁带录音的规律是转速越高,声音质量越好,比如30英寸/秒。这可以使剪辑变得很容易,因为素材在磁带上分布得很开。初级剪辑师看经验丰富的剪辑师工作时,会不明白他为何样能如此快地找到一个剪辑点;原因就在于磁带的高转速。后来,15英寸/秒转速的磁带录音在制作音乐母带时也盛行多年,而且,这样仍然很容易进行剪辑。磁带转速越慢,如7img英寸/秒,特别是3img英寸/秒转速的开盘带和1img英寸/秒的盒带,用来剪辑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甚至到了不可能剪辑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