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PTE时码同步(SMPTE time code sync)
对于影视录音的所有领域而言,“时码”可能是发展得最快的,同时也是引发的问题最多的。时码最初是为了录像带的剪辑而发明的,之后渐渐发展成为后期制作[7]阶段、保持多轨音频设备与视频设备同步的一种方式,最后又扩展到了同期录音的领域。在拍摄前期,对时码进行计划性的安排,并使每项计划得以实施,将会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但这个工作却比其它任何单独和独立的工作都更为重要。因为如果不能自始至终地保持时码连续的话,将会引发许多的问题。
时码由四组双位数字组成。这四组数字分别代表时、分、秒和帧,如01∶20∶17∶06。计数器的进位制是:每60秒为一分,每60分为一小时,从0小时计至23小时,满24小时后又复位变为0时刻。[8]有关时码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零点”(midnight)的问题。如果一个节目是由计数器所显示00∶00∶00∶00时开始的,那么如果将节目带倒回30秒将得到计数器显示的23∶59∶30∶00的时码。如果这时发出“回零”(locate)的指令,那么有些设备就会往回倒带。结果机器可能会找24小时的位置,而不是往前进30秒。因此,习惯上在计数器上总是把01∶00∶00∶00作为节目开始时的第一帧,而不使用归零状态作为第一帧。小时位上的数字可用来表示磁带的编号,如第一盘磁带是由01∶00∶00∶00开始的,它在运行了20分钟后,开始换第二盘磁带,这时把计数器的数字变为从02∶00∶00∶00。而第一盘磁带与第二盘磁带中间的数字将舍弃不用。这样就避免了“零点”问题,并且提供了简易的磁带序号。
在电影声音制作过程中使用时码时,“打板”声表示正在运行的时码停止运行,同时在停止运行的一刻将显示出停止的准确时间。[9]录音机上的时码发生器产生的时码,与“打板”的时码一致,它往往被作为录音设备的一部分来看待(外接时码发生器一般用于多轨录音机)。“打板器”的板合上时发出“砰”的一声之处将被标志为下一个段落的起始点。
通常这类素材带会立即被转成录像带,而这时转录人员也很容易使用“开盘”磁带(open-reel)或DAT磁带与画面同步转录。转录人员首先找到画面结束时的时码,然后将这个时码键入一个控制器,这个控制器可以找到声音与画面的同步点,并使转录系统与录像带保持同步。这个搜索同步的过程在每个镜头都要重复一次,但所需的时间却很短。在此过程中,要求不能对各轨的声音进行处理,除非声音剪辑师要求将整条磁带挑出,进行声音替换等工作。
一般的摄影机都配有晶控(quartz-crystal)速度基准马达。“打板器”和录音机的时码必须彼此一致,并以各自的晶控振荡器为基准。因此,它们相对速度的准确性是由各自的振荡器决定的,同时必须有一种“设定时间”的方法,来保证它们具有相同的绝对起始点。这通常是由“时码同步”(jam syncing)来完成的。因为有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录音机与“打板器”都没有相连,这段时间远比一盘磁带的时间要长。这时就要求录音机和“打板器”上的晶控振荡器,必须比一般的晶控振荡器更精确。一般每天都要花点时间重新设置,使录音机和“打板器”保持准确的同步。
SMPTE/EBU旗下有五种不同的时码(参见表7.1)。还有一种虽然没有进行标准化,但也已经投入了实际使用。这几种里的每一种都有其存在的特殊理由,同时,这五种时码也很难在一个系统里同时使用。另一方面,许多节目在前期拍摄时会选用某一种时码,在后期制作时又会选用另一种时码,而在转成录像带时又选用了第三种时码,原因我们将在后面讨论。大部分有关时码的问题,都源于对每一制作环节的需求理解有所偏差,或者是由于在中间某个环节没有保持住同步。为了弄清为何一个节目在制作过程中,会用到三种时码的问题,首先要理解六种时码各自的功能与作用:
·24格/秒(fps)的时码仅用于电影制作。而且,目前还不能转录成可用于剪辑或发行的录像带。由于诸多限制,这种时码目前已很少使用。
·25帧/秒的时码,多用于欧洲标准电视节目的制作、剪辑和发行。其原始版本可以是胶片或录像带。为欧洲电视节目所拍的胶片采用了25帧/秒的时码方式,而且胶片上的每一格都被精确地转成了录像带上的每一帧。欧洲电视系统的PAL制和SE-CAM制都是基于50Hz的市电频率。如果把美国的电影拿到欧洲的电视上放映,那么就要使用25帧/秒的转换频率进行转换。其结果是节目的时长将会缩短4%,同时,节目的音调将提升4%。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失真。因此,有时在转录过程中会利用“音调转换器”(pitch shifter)(参考第10章)来还原节目的声音(一些影院会随意地配备24格或25帧/秒频率的放映机。大多数欧洲的电影是以24格/秒的方式拍摄的。而电视机构为影院和电视版本拍摄制作的影片,则采用25帧/秒的频率)。
·30帧/秒的时码方式是为美国的黑白电视设计的。但是,这种时码却很少“单纯”地用于电视行业。因为即使是黑白电视节目也大多使用彩色电视的帧率。这种时码比较普遍地用于拍摄商业影片或音乐录影带的电影摄影机和录音机上。在这些长度较短的作品里,虽然采用了高于24格/秒的速率会导致胶片费用的提高,但动作还原效果会更好。只要摄影机与录音机以30帧/秒的相同速率工作,后期制作中它们就能够同步。在把以30帧/秒拍摄的影片放到影视转换机里转换成电视节目时,要稍稍减速(大概减低0.1%的速度)。这主要是为了符合彩色电视的标准,将30帧/秒转换成为29.97帧/秒。这时影片的声音也会与画面一起慢下来,由于它们减速的量相同,因此声画仍然保持同步。
·29.97不丢帧(non-drop-frame)时码是为了解决“彩色电视的帧率总是不能完全达到30帧/秒的要求,总是有一点慢”的问题而发明的(这与彩色电视的色彩通道,原本是为黑白电视设计的有关)。帧以0~29编号,因此,理论上讲每秒有30帧。计数器将每30帧计为1秒。问题是帧率实际上略低于30帧/秒,因此,时码所计时的1小时,实际上要比真实的时间要长。时码器每小时要比正常时间多出108帧。也就是说,一个用29.97不丢帧的时码计算长度为1小时的节目,实际上要用1小时零3.6秒的时间。对于一小段节目的时间来说,这0.1%的误差可能算不上什么。但对于时间较长的节目来说,这个误差就很明显了。而对于电视播出网来说,尤其明显。
·随着29.97丢帧时码的诞生,录像带上所用的这种时码与真实时间就非常接近了。丢帧(drop-frame)时码会把某些帧不计在内,以保持与真实时间的一致性。[10]实际上,电影或电视的实际帧数并没有丢失,只是为了保持时间准确而把帧数略过了。因此,这会产生跳码现象。所以在剪辑系统中处理这些丢失的时码是比较困难的。
·为满足访谈类(episodic)电视节目或较长电视节目的需要,30帧/秒的丢帧时码已经开始投入使用。而这种时码的发行母版(delivery master)为29.97的丢帧时码。在胶转磁时,它们的速度都被降低0.1%,在此过程中变为了29.97的丢帧时码。
一个用胶片拍摄的、较长的电视节目可采取以下方案:
·在电影的“打板器”和同期录音机上记录下30帧/秒的丢帧时码。这时摄影机的速率可以是24格/秒或30帧/秒(但不可以是29.97帧/秒)。
·如果需要进行胶转磁[11],那么声音和画面的速度[12]都要降低0.1%,变为29.97帧/秒。
·用线性编辑系统对模拟磁带进行“脱机编辑”(off line editing)时,或采用基于数字视频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编辑时,都需要使用29.97的不丢帧时码。脱机编辑使用低档编辑系统先进行粗剪,然后输出编辑表(EDL)。表中记录了在高质素材带上的有用镜头,这是剪辑师在低档设备上完成的。EDL菜单可以打印在纸上,但大多数拷在软盘上,或以电子方式从脱机编辑系统传递到联机编辑系统。
在运用视频编辑系统对24格/秒的影片进行编辑时,会遇到一个问题:视频在1秒内可剪切30次,但如果输出的影片需要达到EDL的标准,在客观上是无法达到的。因为这时只能达到每秒剪辑24个镜头。在制作快节奏的商业片和音乐电视时,通常素材带是以30帧/秒进行拍摄的。但对于电视电影而言,这种方法却由于成本过高而显得不太现实。对于电影而言,这根本就不可能实现。因为,所有影院通用的放映频率是24格/秒,并且目前还没有比较实用的将30帧/秒的帧率转换成24格/秒的方法。解决这种进退两难局面的惟一办法,就是运用特殊的24格/秒的电视视频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影片的每一格都是与电视视频画面的每一帧相对应的。但惟一的缺陷是,所输出的录像带在一般标准的设备上是无法使用的。
不要将时码的帧率(time-code frame rate)与画面的速率(picture frame rate)相混淆。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是有区别的:例如,在拍摄电影时可以用24格/秒或30帧/秒的格式;而影片“打板”开始记时的时码方式和现场录音则通常是30帧/秒。
这里的发行母带并不是常规含义,而是指后期制作完成后送到演播室或电视网的视频版。
表7.1 SMPTE/EBU时码极其用途

·将节目从原来的电视电影版或其它形式,转换到“剪辑母带”(edit master)版。这个过程通常是在电脑控制下联机(on-line)编辑完成的,使用的是29.97丢帧时码。
·为了广播发行的需要,将母带复制到发行母带(delivery master)。
·为了录像带发行的需要,需将母带转录成另一个发行版。发行合同上会详细说明是丢帧时码,还是不丢帧时码。在电视网中一般要求是丢帧时码;而对于光盘来说,不丢帧时码是标准形式。
这里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时码的一些用途:胶片拍摄,录像发行。实际上在制作节目时,特别是在制作一些胶片与录像带兼用的节目时,常常会遇到拍摄用的是胶片,而剪辑用的是录像带,最终发行时用拷贝和录像带两个版本的情况。在影片前期和后期制作过程中,时码是一个独立的部分,对其进行计划才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