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声迹的发行母带
正当世界上的各大影院越来越多地装配数字声音系统时,所有的故事片发行母带上都录有传统的模拟光学声迹。因为,它在全世界的35mm放映机上都能放映。然而,采用传统的光学声迹要考虑到复制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局限。其中有两个基本局限因素是声轨数目的局限和动态范围的局限。
由于胶片上声迹区域尺寸的局限(只占用了画面尺寸的1/10),实际上在这种媒介分配给声音的区域上只能录制两个物理声迹。为了记载在后期中制作出的超出这个容量的多声道信息,一种把4声道信息编码成2声道的技术得以发明。这种技术一般叫做4∶2∶4矩阵技术(4∶2∶4 matrix technology)。它有个商业名称,如杜比立体声。采用某些方法将4声道的内容存储在2个声迹上,是做模拟立体声母带中的一个过程。这种格式的发行母带名称叫做Lt、Rt(左复合、右复合)。“t”指“复合(total)”,表示一个左声轨和一个右声轨记载着可以被解码成左、中、右和环绕声的信息。
另一个主要的局限是,模拟光学声迹的峰值余量与后期制作中的版本要求相比实在太小了。现在使用得比较普遍的模拟光学声迹有三种类型。表11.1中列出了它们的商业名称及各自的特点:
·Dolby SR。这种杜比SR立体声光学声迹采用了杜比SR型压缩扩展系统,SR型编码器成为声音制作设备的一部分,而SR解码器则装在影院的还音系统中。这个系统在中频有9dB的峰值余量,低频部分则更高。实际上,经过这种压缩扩展降噪系统后,光学声迹所产生的噪声是听不到的。虽然在这个压缩扩展系统采用了Dolby SR技术,但这类母带还采用了4∶2∶4的矩阵技术。
·Dolby Stereo。这种较为古老的杜比立体声系统采用了Dolby A型降噪器,同时也采用了4∶2∶4的矩阵技术。这个系统中,中低频的峰值余量是6 dB,高频稍低一些。在影片较安静的段落中能够听到光学声迹产生的噪声。
·Academy mono。这种传统的单声道声迹在今天已经很少使用了,但在一些不适合做立体声的影片中可能还得采用它。中低频的峰值余量是6dB,高频更低,系统的背景噪声相当高,许多时候都听得到。单声道声迹在影院中还音时,采用的是最原始的降噪方式——高频衰减。
在为各种发行媒介做发行母带时,后期混录师的工作是尽可能地把更宽泛的发行母带的音量范围“调整”到相应媒介的负载能力之内。这项工作可能很简单,也可能很难,这主要由原始声带决定的。由于影片《为戴茜小姐开车》(Driving Miss Daisy)的动态范围比《魔鬼终结者2》(T2 Judgment Day)要小,因此,它的音量范围调整就简单得多。
为了把宽动态范围的母带的最佳效果录到发行母带上,我们经常采用专业的多频段限幅器或削波器。这增强了不同发行媒介的负载能力(峰值余量与频率之比)。
多频段限幅器的原理是:虽然音频信号的限幅(削波)其实是一种较严重的失真,但若把失真成分限制在狭窄的频率范围内,就可以使这种限幅产生一种类似于失真被掩蔽的效果,即失真听不出来了。这类设备由一系列频率相衔接的带通滤波器、频段相互独立的限幅器、第二组带通滤波器和一个输出合成器组成。这种设计可以使频率响应保持平直,同时在一个频段上的限幅时,对相邻频段来说,不会产生听觉上更明显的有序和声。
对数字格式来说,根据相关公司要求的格式在数字录音机上录制发行原版是典型的做法。对模拟格式来说,后期工作室应该把录音磁片或磁带递交给制片人或下一个制作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