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对白重叠

第六节 对白重叠

不同的演员同时说话而造成对白重叠在一起,这对于剪辑来说是潜在的最严重的问题。由于在实践中,对演员来说,不可能在镜头间使对白重叠在一起。这就使得拍摄时的对白重叠(dialog overlap)大大减少了可能的剪辑点,有时会连一个剪辑点也没有!在很严格的指导模式下,对白重叠在后期中,可以通过画面上给出看着旁人的一个演员的后背,来并给其进行配音来实现。这是最合适的方法。

今天,在全景镜头或者在特写、近景镜头中直接出现对白重叠,已经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了。因为这样可以使表演更为自然,但剪辑上的问题就很棘手。因此,导演和录音部门在拍摄前一定要认真考虑后再做决定。

录音工作组对对白的重叠非常关心,原因就是当演员不在画面内进行对话时,就需要决定是否拾取他们的声音。如果演员们能表演好镜头与镜头之间对白重叠的地方,那么,最好在所有的镜头中,两个人的声音都要拾取(如果只有两个人的话)。甚至在特写镜头中,如果有一个演员不在画内,也要用传声器认真地拾取他的声音,这样就会给剪辑带来极大的方便,而且在镜头切换时,声音的空间感也不会出现戏剧性的变化。但是,一定要考虑到以后剪辑的效果,并要很好地控制演员的表演。

第二种方法就是画外的表演不进行录音。这就意味着,画外演员的声音与传声器的轴向有着很大的角度,也就是仅仅是能够听到他的声音而已,而且有着大量的混响。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画面内的演员有交流的对象,最大缺点就是偏离传声器的声音与传声器正对着所拾取的声音有着很大的不同,观众会很容易注意到。如果是画外演员的镜头,声音的空间感就会出现极大的跳跃,从而破坏声音的连续性。

第三种方法是最苛刻的,而且之前已经描述过,就是让画外演员做出对白的口形但不发声。这样录音师就可以录到画内演员非常“干净”的声音。拍摄反打镜头时正好相反。而对白重叠的效果可以在后期制作中完成。它的优点就是录音师对声音有着最大的控制,但是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

关于对白重叠方法的讨论,在纪录片的采访技巧上也有作用。因为,在纪录片的采访中也会出现相同的问题。使用一台摄像机进行纪录采访时,通常先拍摄被采访者,然后再拍摄采访者。如果采访过程中出现了对白重叠,问题就在于传声器是给采访者还是被采访者。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使用两个传声器,同时拾取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声音,并分别录制在不同的声轨上,这样就可以给后期工作以最大的控制空间。如果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传声器正在拾取被采访者的声音,采访者突然插话造成对白重叠,在这种情况下,采访者的声音是不可能像被采访者的声音那样,被听得清楚。因为,采访者的声音听起来已经非常明显的在传声器的覆盖范围之外了。当然,如果没有出现对白重叠或者采访者、被采访者分开来单独拍摄的话,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此在后期制作中便可以剪辑出自然的采访节目来。

此种拍摄中,另一个要考虑的事情是对反应镜头(cutaway)的需要。反应镜头是围绕采访时附带发生的事件。尤其是一个人在说话时,不出现他的画面,而出现另一个人的反应画面。这可以通过剪辑声轨来压缩采访时间,而不会有跳切的中断。纪录片制作中必须提出的一种情况是唇语(lip flap),即只有口形而无声音的镜头会造成没有可以使用的反应镜头,具体表现为画面中有一个人在说话,但我们却听不到他的声音。虽然有时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但这表明了技术上不过关,同时,又将这种机械的处理方法泄露给了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