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保护
震耳欲聋的声音会对纤细的内耳毛状细胞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幸运的是,电影声音系统的响度不会达到造成这类损伤的程度。瞬时的近距离的枪声是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的声源之一;另一方面,长时间处于高强度的噪声下也会损伤听力。20世纪的60年代,一位曾在遍布英国的一系列影院工作的工程师,发现北方电影院的音量一般比南方的高。北方的观众大部分是纺织厂的工人,那时他们还用着19世纪的机器,这些机器不断地发出很强的噪声,造成与噪声频率相应的基膜区域的耳蜗受到损伤,因此,英国北方听力损伤的人口比南方要多很多。
专业的声音制作人员正在进行一场争论:某种强度以上的声音都是“不好”的,一定程度上都会损伤听力,还是只要某人想听,声音造成的听力损伤(hearing loss)就会比其它响声小?这场争论的最终答案还不明了,但众所周知,管弦乐手贴近演奏乐器的那只耳朵的听力损伤比另外的一只更严重。因此,看起来某种强度以上的声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听力。
虽然这方面的证明主要是来自音乐录音,而不是电影或电视录音,但专注于工作的专业录音人员仍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在录摇滚乐时,平均的监听电平要比电影录音调高10dB左右。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的话,还会调得更高。[1]相比之下,电视录音比电影录音要低5到7dB,因此,影视录音造成的听力损伤程度比摇滚乐录音要低。
现在,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提醒人们不要过度。比如,在高音量的环境下连续录音很长时间。当然,在正常音量下录音是不成问题的。相比而言,影视工作者是幸运的,因为,与工业机器的噪声相比,其声音是间歇的,这减轻了噪声的问题。但到现在为止,对于录音期间的噪声接触和工人的听力损伤都还没有展开过系统的研究。
避免在没有听力保护(hearing conservation)措施的情况下参加现场摇滚音乐会。这类音乐会的声压通常比电影中最大的声压要高10dB以上,而且在较长时间内声压会保持较高的状态。作为一个产业,影片会使消费者处于比较适中的噪声中。
每个人对听力损伤的承受能力都是不同的。可能某个人在某场摇滚音乐会上会永久性地丧失部分听力,但旁边的人可能只受到短暂的影响。我们并没有办法预先知道你的承受能力是不是特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