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数字格式的发行母带
2025年09月26日
1.不同数字格式的发行母带
首先要做的是数字发行母带,因为它们基本上没有峰值余量及声道数量上的折扣。这类发行母带的准备工作相对简单,因为对这种媒介来说,基本上不需要修改。
今天美国的影视声音,有三种主要的数字声音格式,分别是:Dolby SR·D(Dolby Digital;杜比数字立体声)系统、DTS(Digital Theater System;数字影院系统)及SDDS(Sony Dynamic Digital Sound;索尼动态数字声音)系统。这些格式除了声道的数目多寡之外,在发行母带的要求(动态范围)上很相似。电影数字声音的最小声道数目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标准委员会决定的:5.1。顾名思义,5.1个声道,包括左、中、右、左环绕、右环绕,还有低频增强声道。SR·D和DTS系统是5.1声道的。SDDS系统增加了两个声道,总共是7.1声道:左、左中、中、右中、右、左环绕、右环绕,还有低频增强声道,但大多数影院安装了5.1声道。在这些系统中,“0.1”声道是指与其它全频段声道相比,只是个包含低频频段的独立声道。
在发行母带中,每个声道的峰值余量是20dB,比模拟磁带上的峰值余量稍低一点。然而,要注意,语言、音乐和音响的混录磁底加在一起会增加峰值余量。这在一个磁底中的峰值与另一磁底或是所有磁底一致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其结果是导致数字母带的过载,表现为出现生硬的声音片断。这样就需要采取峰值限幅措施,通常是以合适的数值为基准,把混录磁底的动态范围“调整”到发行母带的一个声道里面。
因此,这三种格式发行母带的准备工作多多少少地包括了一部分的转录工作,以及根据需要把母带混录成5.1或7.1声道。在后期进度表中,这通常只占用最后的一小部分混录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