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的数字音频剪辑

第四节 基于计算机的数字音频剪辑

磁片与多轨系统以及多轨系统与数字音频系统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随机存取式的剪辑,也叫非线性编辑(nonlinear editing)。在磁片和磁带的剪辑系统中,剪接一段磁片或在多轨录音机上录下一段声音,一个声音剪辑师要受到特殊时间序列的限制。如果画面后来被修改,声音也必须跟着变动。这种方式在磁片剪辑中已经介绍过了。在多轨录音情况下,只有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法,就是将多轨系统中的声音重录到别的媒介载体上,并定出一个新的同步点,然后将声音再转录回多轨录音机中的一个新位置,或重新建立一个声轨,这是一种极为笨拙的方法。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随机存取功能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你可以认为,数字音频工作站与磁片或磁带编辑系统之间的差别就像一张留声机唱片与一盘磁带之间的差别一样。要找到唱片节目段与段之间的某一个接点,我们所要做的是拿起唱针,通过节目段落之间的纹路带将唱针移到要找的接点上。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随意地从第1个节目跳到第10个节目,到第2个节目,再到第5个节目,一点也不困难。这与很多更为精巧的CD唱机里选择播放CD唱片节目的工作方式多少有点相似。而一盘磁带则必须来回倒带,其中所有的节目资料不停地从磁头上通过,来寻找节目之间的交接处。这是非线性编辑和线性编辑之间的一个根本差别:非线性编辑就像拿起唱针跳过所有中间的接点的非顺序性剪辑,而线性编辑就不得不通过卷带和倒带来进行。

我们以给一个镜头的延长部分剪接声音磁片为例,来说明这两种系统之间的另一个主要区别。在线性编辑中,剪辑师必须为插入正确的声音找到合适的片头或片尾剩余磁片。相比之下,在非线性编辑中,给定某种效果的所有声音可以一直存放在某个媒介载体之中;一份编辑表上决定了媒介上声音资料库中的哪个声音在什么时候播放多长时间。在一张留声机唱片上,当我们希望它从合适的位置开始播放节目时,可以将唱针放到对应的凹纹上(而不仅仅是节目之间的交接处),随意存取式剪辑与之非常相似。数字音频编辑移植了很多与模拟系统线性剪辑的相同手法,包括垂直对接和对角线拼接。另外,由于在编辑系统中具有处理局部信号的能力,很多效果都可以用到,如把一个声音反向连接,或在编辑中改变声音速度,而不是在转录时改变。声音编辑过程中做一些其它的修改处理也是可行的。实际上,这些做法都是相当冒险的。这些处理方法包括滤波和均衡,将它们归入到混录的范畴更为合适。在制作的早期过程中做此决定就像在转录时评判声音的质量一样困难——转录时难以从监听系统的还音效果对声音进行评价——而且,这时进行信号处理所产生的任何失误都可能无法撤销。数字音频工作站本身具有的性能特点还没有完全被开发出来,但有一些数字音频工作站已经给声音剪辑师提供了更多的处理声音的能力。

img

图9.2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控制面板通常有两种形式:专业界面,如这台AMS NEVE音频调音台;或基于计算机系统的,它使用一个计算机显示屏和鼠标来进行剪辑和混录的操作。

表9.1 几种声音剪辑系统的近似比较

img

[1]便宜的系统(几千美元)在处理能力上相当有限。上万美元的系统可由专业人员用于有限的多轨工作。大型的装备是故事片和长期的电视工作所必需的。
[2]虽然声音质量可能有所不同,但使用数字或模拟多轨系统能满足相同的操作需要。

到最后,声音剪辑师的工作就是挑选和放置声音,之前描述过的任何系统都可以完成此工作。选择什么样的声音以及它们在什么地方出现当然要比达到这些目的所使用的技术重要得多。虽然,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其它系统的不断影响,但所有的这三种系统——磁片、多轨录音机和数字工作站仍并行于世。很多节目,尤其是时间紧迫的电视情景喜剧,都采用了混合系统,先用数字音频工作站剪辑声音,然后转录到多轨录音机中用以混录。

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将不同技术使用到其最合适的环节中所带来的投入产出比,如表9.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