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结论

第十三节 结论

在这一章里,我们讨论了听觉感知方面经常影响电影制作者的知识点。从业者通过培训和实践,在声音创作中能运用许多知识点。声音剪辑师已经开始了解到最佳的剪辑点在哪里。比如,就在讲话的“爆破音”[6]之前,或者就在音乐中的强拍之前。混录师面前可能没有等响度曲线,但他们知道,音乐即使是作为很单薄的或是弱弱的背景声,也是值得校正的。关于感知的课程是让影视编导和录音师们明白,如何制作好的影视声音来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就像他们满足技术的要求一样。

img

图2.5 主角度镜头要求对白在右边(a),但特写镜头要求对白在中间(b),因此,两个镜头间的切换会导致声音的跳动,即听觉上的不连续,从而导致了现在在大多数的电影中,对白都被放在中央声道。

[1]电影录音是在标准化的音量控制或调节下完成的,但音乐录音却没有相应的标准。

[2]指对应于波形振幅的光学声轨宽度。

[3]as the crow flies是英语中的一个谚语,表示“直线地”、“最短距离地”的意思。

[4]通过传声器的选择及其使用技术或后期调整即均衡来实现。

[5]这是画面剪辑术语的引申,原意是指违反连贯性原则的剪切,如越轴等很生硬的剪辑。

[6]比较“硬”的语言音素,如“p's”和“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