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声轨、声道

4.母线、声轨、声道

在好莱坞式的电影声音混录中,最基本的配置分类是基于传统方式的,即三个混录师同时工作,各自负责语言、音乐和音响。各声音元素的信号路径相互分开,并且每一类元素的录音使用不同的录音机,但是要了解每一类元素对其它元素的影响,则需要对所有的声音进行整体的监听。

为解决DM&E的分离问题(通常将这三种元素简称为DM&E),调音台绝对最少要有三条信号母线,每条负责一类声音元素。母线(bus)是一种将多个输入合成的电学上的连接线,可以比作在农场之间往返的奶罐车,它把牛奶收集起来,送给加工厂。要注意的是,一旦混到了一起,再没法分离出单个的输入信号了。合成了的就是合成了的,要想使程序逆行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奠定了合成在混音处理中的中心地位。因为合成声源用来简化混音过程十分必要,但要让混音退回去很难,一般都得重做一遍。

立体声制作中的这三种混录磁底(stem)(DM&E)都需要由多个声道来表现,至少要有左声道(L)、中声道(C)、右声道(R)和环绕声道,如今环绕声道(LS左环绕和RS右环绕)和增强效果的低频声道已经成为标准。因此,每种混录磁底都要通过一个单独的6轨磁片录音机来记录,或使用能产生相同功效的其它替代方法(比如使用24轨录音机中的18轨)。

好莱坞以外的其它地方在进行电影混录时,与大多数电视制作的情况一样,常常只用两个混录师,或者甚至一个混录师。在这种情形之下,要实现相同的功效,可能要用到多部磁片录音机或多轨录音机,或者在立体声分声道终混时使用较少的声轨。举个例子,将音乐和音响合并,但将语言声轨分离,这样就可以直接进行外语配音。另外,也不是所有的影片都使用DM&E方式的声道分离,因为有些几乎没有语言或音响。如芭蕾舞剧影片《胡桃夹子》(TheNutcracker)。芭蕾舞剧电影可以只有一个音乐声轨。然而在这个特殊的例子中,电影创作者们决定增加一个舞者动作的动效声轨,以增强影片的“真实性”,而不是光使用更多的没有任何其它声响的抽象的音乐,这样会“拉远”观众与舞蹈的距离。

大多数的混录调音台上,三种声音元素中的每一种通常都有至少6个输出母线,使立体声输出的声像能定位在声场的任何方位:在银幕的左、中、或右边的声道,左、右的环绕声道,以及辅助的低频效果声道(这个声道不作声像定位,而是“硬性分配”)。

术语“声轨”适用于好几种情况,而且可能意义上有点含糊。从技术角度讲,声轨就是媒介上用来负载信号的空间。因此,能够录制不止一种信号并保持这些信号彼此分离的磁带录音机,就称为多轨录音机(multitrack recorder)。这个术语也用来指剪辑时的剪辑单元(cut unit)或声音元素,或者是一部影片的全部声迹(track)。

术语“通道”(channel),指的是信号路径的概念。我们一般认为,传声器的信号通道就是源自于传声器,并连接到多轨录音机的一条声轨上。调音台的输入通道(input channel),包括了从输入到母线的所有信号处理路径。母线也可称为输出通道(output channel)。将一个输入通道分配给不同的母线,是由硬开关或者是在输出声道间的电位器来设定的(信道是比通道更为通用的叫法,允许对在母线上合并后的信号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