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比系统

1.杜比系统

专业领域中有三种不同的压缩扩展系统,杜比A型、杜比C型和杜比SR型(spectral recording频谱录音)(参见表6.13)。为达到降噪和信号增强的目的,这些系统在多个频段对信号做相对复杂的处理过程上,是各有特点的。1969年,杜比A型系统被引进,虽然还有其它用途,但主要是用于提升模拟磁带的录音品质。它使用了4个固定的频段,可以只对频段以下的较低电平信号进行处理,而不影响较高电平的信号。在后期制作中广泛使用的杜比A型系统近年来逐渐被杜比SR型所取代,但在用于电影发行的光学声迹中依旧大量被使用,在第11章中我们还会讨论这个问题。

杜比SR型,既可以使用固定的频段又可以使用可变化的频段,是一种更加成熟的方式。1989年引进到多声轨模拟磁带录音和电影录音中,并广泛被使用。其降噪非常适合人类的听觉特点,在听觉最敏感的频谱区域大大地减少噪声约26dB。除对低电平的信号进行处理之外,对高电平的特殊处理改善了极端频率的峰值余量。这在低频部分特别有用,因为正是这里需要更高的电平,以使低频和中频有一样响度。

这些年,家用降噪系统经历了从杜比B型到杜比C型、再到杜比S型(stereo)的改进。这些降噪系统主要用于小型的盒式磁带录音中,使得盒式磁带这种媒介成为最广泛使用的音乐载体。杜比C型的另一个应用领域是专业盒式录像带上的纵向声轨。例如,Betacam和MII,杜比C型对这些低速系统是相当重要的。

大多数先期录音的磁带采用杜比B降噪系统。利用一个高频可变频段压缩扩展器能够衰减10dB的可听噪声。杜比C型和S型是更成熟的系统。它们提供了比杜比B型更大的降噪量,并以较低的花费提供了很宽动态范围的媒介。这吸引了许多纪录电影片的制作人,其中一部分使用经过特殊改装的索尼专业随身听,采用其中的一个普通声道记录晶控同步信号。在用一个声道记录同步信号的同时,由带杜比C 型降噪系统的专业随身听和第四代的金属磁带,组成了一个并不昂贵、具有较宽动态范围、能满足大多数专业用途的高质量的系统。

杜比峰值余量扩展(Dolby HX)系统,是一个用于改善高频峰值余量的系统,对低速录音尤其适用。这个经杜比实验室许可、但由班—奥路佛森(Bang&Olufsen)实验室设计的系统,利用了高频声音信号可提供与低频声音信号等量的超音频偏磁的现象。因为在出现强的高频信号时,像小型盒式磁带这样的媒介会出现过偏磁现象。如果在出现强的高频声音信号时,把超音频偏磁量的动态相应地降低,就会得到更大的高频峰值余量。因此,峰值余量增加了。

一般来讲,混用不同类型的压缩扩展降噪系统是不可能的。无论哪一台录音机,使用了杜比A型的编码器,就要有相应的杜比A型解码器来还音。编码器、解码器之间不能混用或改变电平,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家用机器和录像带上就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它们的杜比压缩扩展降噪系统是内置的,但对于开盘式磁带或磁片,尤其是对于录音棚之间的交换,标出所使用的压缩扩展降噪系统的型号和基准电平,对于正确还音磁带或磁片是很重要的。

表6.13 杜比压缩扩展系统

img

[1]对不同的系统以若干种方式排列在一起,做个总的概括是有必要的。如它们处理误调的能力、对峰值余量的改进、在没有人为处理的情况下的对较宽频率范围节目的宽容度。
[2]通过动态超音频偏磁而获得的“峰值余量扩展”改善了高频电平的处理能力。动态超音频偏磁是由音频信号中的高频成分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