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模式和对象感知
2025年09月26日
第十一节 听觉模式和对象感知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讲完了传统的心理声学,在这个领域内的原理对电影声音是很有用的。另外有些概念如响度补偿,几十年前就已被人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虽然让人很感兴趣,但在一些关键之处的研究却没有任何进展,如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听者如何把听觉对象(auditory object)从另一个听觉对象和背景中分离出来。听觉对象是一种能够从其它声音中区分开来的声音,它可以假设成一种“声音分子”,由像原子一样的独立成分组成,但它在感知上是独特且不可分的。例如,我们能区分两个不同演员的说话声音,对我们来说,每个演员的声音都是一个听觉对象。在混录时,我们通常会混合很多的声音,如语言、音乐、音响到一个声道上,所有声源的波形被叠加在一起。一旦组合了声音,从技术上来说,就必然分不开了,但是人类的感知能力是可以把不同的元素分解成不同的听觉对象的。
这比视觉上的同类问题更难些,因为,任何看到场景的人都能区分出桌子和椅子的差别,而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们来说,就不能那样容易地识别出影片中所呈现的各种声音对象。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它揭示了为什么声音对电影制作者有这么大的价值。与图像相比,听觉对象相对微妙的作用使得影片制作者能够通过较为含蓄的方式控制住观众的感情。这个效果的副作用是它使专门研究声音的人产生挫败感,因为,他们的工作做得好的时候往往不能被大众所“理解”。(什么时候认为对白难以理解是普通大众对这个问题的唯一评论!)
综上所述,我们研究了经典心理声学家较少关注的声音感知方面的问题,这有助于解释听众把听到的各种各样的声音,分离并转换成真实世界的声音在感官上重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