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其它处理

2.其它处理

在增益与供电问题解决之后,还有一些其它的处理方式可以用来提高音质。但在同期录音中,运用这些处理方式的难点较多:

·耳机监听中听到的声音与标准监听系统听到的声音效果相比大不相同,所以,在摄影棚或外景地很难判断声音的质量。

·现场处理时,一场戏中镜头之间的任何变化在工作样片阶段可能都不会引起注意。但是在声音套剪中就会成为一个限制的因素。

·现场处理时,当我们逐渐熟悉了演员的嗓音音色,各场戏之间的任何变化可能都会引人注意。因此,场与场之间的声音变化可能非常明显。

了解上述几点后,很明显,在录音时对信号做最少的处理,可以在后期混录时制作出效果最好的声带。应特别记住,样片中听起来效果不错的声音,通常并不等于最适于剪辑的声音。保持声音的一致性要比一个镜头声音很好、但下一个镜头由于加入了背景噪声而发生了变化要重要得多。当然,人们总是要追求最原汁原味的声音细节,但是,有些在同期录音时进行的处理必须被撤销,以便可以得到在后期处理时的中性状态。否则,在对同期声进行“重复混录”上的花费随后就会在后期制作时上涨。

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由于缺少对拍摄环境的控制,所以它比故事片的声音需要做更多的处理。但是那些只有少量预算的制片人是不可能提供一台复杂的同期调音台的。纪录片制作的另外一个困难就是对重量轻的便携式设备的需要。下面将提到的一些帮助会改善这些问题:

·在一场戏内保持音质的一致性比保持场与场的一致性更为重要。一场戏中的音色变化,会破坏听觉的流畅性,并使听觉对象支离破碎。而每一个新的场景都给声音流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机会。

·持续性元素用来使每场戏之间的音色平滑过渡。比如,用一段持续的话外音或是一段音乐。

·录制的现场气氛也称作室内环境声(room tone)或按英式叫法称作环境气氛(atmosphere),是协调背景环境声的最基本成分。而且,在场与场的转换中,房间噪声的叠化处理可以使观众在不经意间进入新的一场戏中。用声音叠化来衔接现场声,与声音的硬切相比,是转场时更为常用的方法。

img

图5.2 组件示意图:即使是最简单的调音台,在传声器的输入与线路输出中间也至少包括两个电平控制器。

声音的处理过程会在第10章做更详细的描述。现场制作设备的功能主要包括:

·低频滤波器:常用于滤去现场的低频噪声。比如,可能出现的隆隆声。有关滤波器更详细的描述见第10章。

·低频衰减器(LFA):与衰减斜率陡峭的低切滤波器相比,这是一个可以切掉大范围低频的均衡器。对于削弱大空间内邻近效应或由低频引起的混响非常有用。在纳格拉录音机上可以找到这种低频衰减系统。

·均衡器:某些调音台上会提供两段或三段的均衡。

·限幅器:纪录片或故事片的声音录制中,经常会出现预期之外的、超出录音电平控制的大声压级电平声音。为了避免失真,必须有一个电路来限制音频信号,以将其没有明显失真地记录下来。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演员们的表演幅度经常是实拍时比走戏时要大。在为了避免过载而减少增益时,性能不好的限幅器会使声音变哑,但是,经过正确设置和调整的限幅器是非常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