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同步的方法

第七节 保持同步的方法

一般可能会认为,要保持同步只需在录音机上录一条摄影机的速度基准信息,然后再在转录时对其进行解调就可以了,但有时问题远比想象的要复杂。比方说,我们需要拍摄一场演员唱歌的戏,在这场戏里需要演员为歌曲对口形,歌名叫《米丽·万妮丽的布鲁斯》(The Milli Vanilli Blues)。在拍摄过程中,演员需要听到临时混录带的声音。在这里,为了确保演员能听到歌声,特意把临时混录带中的嗓音加强了,这样他们才能按照标准的口形来唱。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许多盘录音带,另外还需要两盘磁片:

①一盘多轨录音带[4]。一般为2英寸24轨磁带。

②一盘临时混录带。主要用于电影拍摄过程中的同期放音。

③一盘同期录音带。

④一盘用来做转录同期录音带的磁片,用于剪辑。

⑤一盘用来做混录多轨录音带的终混带。

⑥一盘用来做完成带的磁片,作音乐录制之用。

以上所有的这些磁带和磁片如何保持准确的同步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理解“保持同步的方法”(the principle of traceable synchronization)。换句话说,整个过程中需要建立起同步,并锁定在正确的基准信号上。如果没有锁定,几乎可以肯定是不同步的。要确保同步,从一开始就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下面我们将具体地介绍这些措施:

1.如果原始的24轨录音带(a)没有同步的基准信号,那么,就需要工作人员先把同步基准信号录制上去。一般习惯用24轨录音机的第24轨来录制同步信号。23轨一般不录制任何重要的东西,以避免相互串扰。因此,要保证机器以正常的速度工作(如果机器运转速度出现任何不正常的变化,应立即关机并及时进行修理)。现在我们在第24轨上录制了市电信号,它一般比基准信号低10dB。这时同步跟踪过程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将24轨录音带(a)混录到一个1或2轨的1/4英寸的临时混录带(b)上,并根据需要加强语音的电平。同时,准备在派勒通信号轨或FM同步轨上录制基准信号。既可以通过母带的第24轨上复制,也可以将信号源设备的速度调整到与市电(或其它基准信号)的频率匹配。此时,就可以将基准信号录制到同步轨上。

3.在拍摄现场,通过扬声器还音临时混录带(b),并将扬声器放置在演员的附近(这主要是考虑到声音的速度问题,如果将扬声器放在距离演员50米的地方,那么即使在表演过程中声画是完全同步的,在后期仍然会发现声音比口形慢了一格)。这时,需要将还音同步校准到与所用摄影机同步一致的标准。一般为晶振同步。

4.通过电子手段,直接将临时混录带(b)从还音机复制到录音机上进行同期录音。同时,添加一个传声器录制“打板”声,以使录音机与画面的同步信号源保持一致。一般也采用晶振同步方法。

5.对同期录音带(c)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并将其转录成磁片,以便用于声音剪辑。

6.使用与录制临时混录带(b)一样的同步方法,将24轨录音带(a)混录到终混带(e)上。

7.通过还音将终混带(e)转录到磁片(f)上。

8.将临时混录带(b)对照画面进行声音剪辑,剪成完成带(f)。现在共有两个声轨,一条声轨与(b)的画面保持同步,另一轨作为完成带(f)在剪辑时提供必要的核查。例如,如果演员在表演中突然偏离摄影机,然后又找回位置,这时就会有一句台词没有录上,那么,就可以用另一个机位录下来的声音来补上这句话。

9.最后将剪好的画面和连续的音乐声带(f)一起在混录棚进行混录。

尽管这是一个冗长而又有些模糊的过程,其中还包括了许多要求工作人员正确完成的工作(如音乐的制作、录音师的工作以及影片转录人员的工作等等),但如果这些工作都圆满地完成的话,那么同步(即影片的真实性)就会被完整地保持下来。保持同步的方法我们已经阐述得比较清楚了——只要在影片制作的全过程中,从原始的24轨录音机,到最终的影片声音的完成始终保持同步锁定,那么不会出现不同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