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控烟行动
吸烟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控制烟草的使用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控烟行动旨在加大控烟履约工作力度,进一步倡导无烟生活理念,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行动背景
烟草烟雾中含有多种已知的致癌物,有充分证据表明吸烟可以导致多种恶性肿瘤,还会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等多个系统疾病。二手烟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与致癌物,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同样会增加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我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人。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为 26.6%,非吸烟者的二手烟暴露率为68.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3个吸烟者中就有1个死于吸烟相关疾病,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非吸烟者缩短10年。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第一部国际公共卫生条约——《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我国2003年签署《公约》,2005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2006年1月在我国正式生效。落实控烟专项行动,是履行《公约》的责任义务要求,是新时期减少和消除烟草危害,保障国民身体健康的需要,是促进健康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行动任务
1.充分了解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严重危害。不吸烟者不去尝试吸烟。吸烟者尽可能戒烟,药物治疗和尼古丁替代疗法可以提高长期戒烟率。不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
知识点
吸烟的危害:
1.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吸烟损害肺部结构、肺功能和呼吸道免疫系统功能,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2.吸烟与恶性肿瘤。烟草烟雾中至少含有69种致癌物,当人体暴露于这些致癌物中时,致癌物会引起体内关键基因发生永久性突变并逐渐积累,正常生长调控机制失调,导致恶性肿瘤发生。
3.吸烟与心脑血管疾病。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使血管腔变窄,动脉血流受阻,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4.吸烟与糖尿病。吸烟使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增加,影响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蛋白的合成,抑制胰岛素的生成。
5.有证据提示,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儿童哮喘、肺癌、冠心病等。
6.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
2.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公务活动参加人员不得吸烟、敬烟、劝烟;医务人员不允许在工作时间吸烟,应劝导、帮助患者戒烟;教师不得当着学生的面吸烟。
3.创建无烟家庭,劝导家庭成员不吸烟或主动戒烟,教育未成年人不吸烟。
4.公民有权利在禁止吸烟场所劝阻他人吸烟。依法投诉举报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行为,支持维护无烟环境。
——社会参与任务
1.提倡无烟文化。积极利用世界无烟日、世界心脏日、国际肺癌日、爱国卫生月等卫生健康主题日开展控烟宣传;倡导无烟婚礼、无烟家庭。
2.关注青少年吸烟问题,为青少年营造远离烟草的环境。加强无烟学校建设。将烟草危害和二手烟危害等控烟相关知识纳入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
4.充分发挥居(村)委会的作用,协助控烟政策在辖区内得到落实。
5.鼓励志愿服务组织、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控烟工作或为控烟工作提供支持。
——政府主要职责
1.逐步提高全面无烟法规覆盖人口比例,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积极推进无烟环境建设,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
2.合理利用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
3.加大控烟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强卷烟包装标识管理,完善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提高健康危害警示效果。制定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并监督执行。限制影视作品中的吸烟镜头。
4.逐步建立和完善戒烟服务体系,将询问患者吸烟史纳入日常的门诊问诊中,推广简短戒烟干预服务,各设区市、县综合性医院至少建立一家规范化戒烟门诊,开展烟草依赖疾病诊治。
5.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加大烟草广告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在大众传播媒介、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的违法行为。
6.按照《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履约进度要求,加快研究建立完善的烟草制品成分管制和信息披露制度。
7.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的商家、发布烟草广告的企业和商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黑名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
8.加强各级专业机构控烟工作,确定专人负责相关工作组织实施,保障经费投入。建立监测评估系统,定期开展烟草流行调查,了解掌握烟草使用情况。
(三)行动目标

(四)行动实践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持续深入推进无烟环境创建和控烟立法两项重点任务,控烟行动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一是持续推进控烟立法执法。修订《江西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其中就控烟及相关罚则予以明确要求。上饶市制定实施《上饶市爱国卫生条例》,新余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新余市公共场所控烟管理办法》,南昌市在《南昌市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立法草案中加入控烟内容,实现控烟立法,同时把控烟工作纳入爱国卫生、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重要内容。二是加强党政机关无烟机关的创建。继续推进省级、市县级无烟党政机关创建,做好日常管理,进一步推动市县级党政机关开展创建无烟党政机关工作。江西省爱卫办组织专业人员对市、县创建无烟党政机关工作开展督导检查,通过随机抽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暗访等方式进行,并将检查情况反馈各设区市爱卫办。三是推进无烟医疗机构、无烟学校、无烟家庭建设。组织相关专家对全省11个设区市和100个县(市、区)的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进行抽查暗访。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开展简短戒烟干预服务,推行首诊询问吸烟史,开展戒烟“医者先行”倡导活动,充分发挥医生带头控烟戒烟的表率作用。联合江西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无烟学校建设工作的通知》;印发《关于印发2021年江西青少年烟草流行监测方案》和《控烟干预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卫爱卫字〔2021〕1号),为学校创建无烟学校提供技术支持。联合江西省妇联、省计生协下发《关于倡导无烟家庭建设的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倡导开展无烟家庭建设,通过举办江西省家庭健康知识授课竞赛等各种方式动员大家积极参与无烟家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