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
(一)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的对象
“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是对重大工程和项目存在的潜在健康影响风险进行评估,旨在通过健康“风险-收益”评估,将健康消极影响减到最低限度。“工程项目”是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由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和项目,以及涉及人群较多的一般性项目,既包括生产性工程项目和非生产性工程项目,也包括新建、扩建、改建、恢复和迁建项目。根据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开展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全爱卫办函〔2021〕8号),关于工程项目的具体范围可以由各地自行确定。按照不溯及既往原则,对已建设完工投入使用的工程项目将不再进行健康影响评估,但人大、政协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确实影响人群健康的项目,将开展健康影响评估。
对于重大工程和项目,需要按照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必需的影响评估,如环境影响评估、社会影响评估和卫生学评价等。健康影响评估将交由各地健康评估办,按照相关规定和既定的评估路径进行评估。
(二)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的基本程序
与其他健康影响评估的基本程序相同,由评估责任主体部门根据各部门提交备案的拟定工程和项目,按照筛选、范围界定、评估、报告和建议、监测和评价5个基本步骤组织实施。
1.筛选。党委、政府各部门将规划实施的工程项目提交至本级健康影响评估办公室备案。健康影响评估办公室备案并组织健康影响评估专家对将实施的工程项目的潜在健康影响进行讨论,必要时采用书面投票方式表决,决定是否要进行健康影响评估。
2.范围界定。以大健康理念出发,从物质、社会、环境、生理、心理等健康因素出发,确定工程项目是否存在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明确范围,确定健康影响评估实施的框架。
3.评估。健康影响评估专家组应认真分析项目实施的各个流程,细化各实施环节可能存在的健康影响,评估的内容宜充分、全面考虑各健康决定因素,健康决定因素可涉及:(1)环境因素。如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噪声、废物处理、气候变化、能源的清洁性、食物原材料供应及其安全性、食品生产加工和运输、病媒生物、绿化环境、工作和生活与学习微观环境、自然灾害、交通安全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娱乐休闲场所和设施、健身场地和设施、基础卫生设施等。(2)个体行为危险因素。如身体活动/静坐生活方式、出行方式、饮食、吸烟、饮酒、毒品及药物滥用、休闲娱乐活动、不安全性行为、生活技能(含避险行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理念和意识、压力、自尊/自信等。(3)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和质量。如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社会救助、幼儿托管服务、食品零售、交通运输、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治安/安全保障和应急响应、能源可及性等。(4)家庭和社区。如相互支持、孤立、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志愿团体的参与、文化风俗与传统习俗、犯罪和暴力、歧视等。(5)就业。如就业和工作保障、收入和福利、职业危害因素、职业防护和健康管理等。(6)住房。如住房供给与价格以及可及性、房屋大小和拥挤程度、住房安全等。评估方式可采用专家访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
4.报告和建议。健康影响评估专家组对工程项目进行健康影响评估后,提出改进建议,以消除或减缓该项目对健康的消极影响,或者增强对健康的积极影响。
5.监测和评价。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监测评价,主要针对健康影响评估结果的执行情况,监测人群健康及其决定因素的长期发展趋势,并监测该项目对人群健康的实际影响。
所有完成健康影响评估的工程项目,必须将修改清单和评估报告提交至健康评估办进行备案。没有通过审核的工程项目,需要根据评估报告中的建议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并经健康影响评估专家组再次审核确认。
(三)工程项目健康影响评估实践案例——××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浓缩液处理项目健康影响评估
1.案例背景
××市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占地面积420亩,总库容270万立方米。自2002年1月投入运行以来,该填埋场已使用18年,填埋垃圾方量约225万立方米。2020年6月,××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后,该填埋场不再接收生活垃圾入库,填埋场生活垃圾均已进行临时封场覆盖,后续进行永久封场覆盖。
2017年××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对该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后采用9台125吨/天“预处理+两级DTRO”设备对渗滤液进行处理,处理后清液达标排放,浓缩液泵送回灌至填埋场堆体。该工程于2019年年底完工。
由于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使用年限较长,且建设时参照旧有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因此,××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拟建设一座处理规模为200吨/天的填埋场浓缩液处理站及相关配套设施,并编制了××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浓缩液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影响评价评估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市健康评估办于2022年对“××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浓缩液处理项目”实施健康影响评估,具体由××市健康影响评估工作专家委员会负责进行。
2.健康影响评估过程
由于本项目为××市健康评估办选定评估项目,故在此案例中略去“部门初筛”及“申请登记”环节。本项目首先组建健康影响评估专家评议组,然后按照筛选、范围界定、实施评估、报告和建议、监测和评价5个步骤开展健康影响评估。
(1)组建健康影响评估专家评议组
根据项目领域,××市健康影响评估工作专家委员会采用“(2+X)模式”(“2”为卫生健康领域和法律法规领域专家,“X”为拟决策领域相关学科专业专家,2+X ≥ 5人),从专家库中选择流行病学、政策法规监督、公共事业管理、职业健康、病媒生物防制、卫生监督等领域的7名专家组成健康影响评估专家评议组(以下简称“评议组”)。
(2)筛选
评议组在通读《××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浓缩液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专题小组讨论完成筛选,形成《“××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浓缩液处理项目”健康影响评估筛选清单》(如表5-14)。
表5-14 ××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浓缩液处理项目健康影响评估筛选清单

续表

根据评议组筛选意见,有必要对“××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浓缩液处理项目”进行健康影响评估。评议组将具体筛选意见汇总形成《××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浓缩液处理项目健康影响评估筛选意见汇总表》(如表5-15)。
表5-15 ××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浓缩液处理项目健康影响评估筛选意见汇总表

续表

(3)范围界定
评议组通过小组讨论和健康影响评估范围界定清单填写,确定健康影响评估的等级,并形成汇总意见。
评议组认为,对该项目的健康影响评估应考虑职业卫生、环境保护、病媒和传染病防控、社会文化因素等可能产生消极健康影响的因素。同时,考虑到该项目社会效益较好,对人群健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且开展需求急迫,在现有条件下确定采用综合性程度较低的评估方法进行快速评估。
(4)实施评估
采用专题小组讨论法对该项目进行健康影响快速评估。
评议组各专家在通读《××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浓缩液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筛选环节所界定的健康决定因素,在评议组组长的主持下进行专题小组讨论。评议组专家针对健康决定因素阐述该项目可能产生的潜在健康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最终形成《××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浓缩液处理项目分析评估表》(见表5-16)。
表5-16 ××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浓缩液处理项目分析评估表(专家组集体意见)

续表

续表

续表

(5)报告和建议
在完成分析评估后,即进行报告撰写。该项目报告内容包括:①项目背景;②环境影响评估结果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③健康影响评估过程、评估结果及结果的使用(具体建议如表5-16)。
(6)监测和评价
评议组在完成对该项目的健康影响评估后,将报告和建议经××市健康影响评估工作专家委员会提交至××市健康评估办,由其向××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反馈,供其及建设单位进行决策参考。对项目实施及运行期间的监测和评价,由××市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开展,督促该项目加强监测数据及其他资料的统计、记录及管理,定期进行数据资料收集和评估。
专家点评:
1.案例属性问题。本案例为一个居民生活垃圾填埋场浓缩液处理项目,为当地重大民生项目,属重大项目类的健康影响评估。
2.案例健康影响评估实施过程。本项目评估包括筛选、范围界定、实施评估、报告和建议、监测和评价等健康影响评估步骤,整个流程完整、环节清晰,表述较正确。需要加强的是:该项目有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范围界定上可考虑开展细致评估,本次采用“快速评估”法进行相对简易评估,不利于后期的监测随访评估。
3.专家组对该项目的健康影响社会因素考虑较全面,且引用了职业病防治法、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作为评估法理。可考虑补充以下法理: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鼠类)、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蚊虫)、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蝇类)、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蜚蠊)、环境卫生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排放标准等,建议加强法律、法规、标准、指南的引用。
4.加强现状指标的收集,为监测评估提供支撑。可考虑收集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环境指标收集、当地居民健康现状或客观反映指标的收集,为日后的监测评估提供基线数据。
【注释】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main concepts and suggested approaches-the Gothenburg consensus paper [M].Brussels: European Centre for Health Polic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EB/OL].https://www.mee.gov.cn/ywgz/fgbz/fl/201901/t20190111_689247.shtml.
[3]梁小云.健康中国视野下的健康影响评价 [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20.
[4]林经纬, 尹文强, 宋春燕, 等.英国健康影响评估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J].中国卫生经济.2018, 37(11):93-96.
[5]李潇.健康影响评价与城市规划 [J].城市问题.2014,(5): 15-21.
[6]Forsyth A,Slotterback C S,Krizek K.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HIA) for planners: What tools are useful? [J].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2010, 24(3):231-245.
[7]马丁·伯利.健康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 [M].徐鹤,李天威,王嘉炜,译.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7.
[8]凯瑟琳·L·罗斯,玛拉·奥伦斯坦,妮沙·博特维.美国健康影响评估理论、方法与案例 [M].赵锐,李雨钊,刘春平,高晶磊[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9]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健康影响评价实施操作手册(2021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4-70.
[10]傅卫.上海城市健康影响评估机制与评估体系研究 [J].科学发展.2021,(1): 92-102.
[11]苏瑾, 唐颖, 陈健, 等.上海市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 [J].中国卫生资源.2021, 24(5):529-533.
[12]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健康影响评价实施操作手册(2021版)[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23-24.
[1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Health impact assessment (HIA) tools and methods [EB/OL].https://www.who.int/tools/health-impact-assessments.
[14]苏瑾, 高剑晖, 陈健, 等.上海城市健康影响评估指南研制与应用[J].中国卫生资源, 2021, 24(4):378-382.
[15]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健康影响评价实施操作手册(2021版)[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20-61.
[16]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健康影响评价实施操作手册(2021版)[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