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类四 “协同创新网络”筑牢健康支撑
一、工作背景
江西省科技厅会同省卫生健康委、省药监局,坚持科技创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推动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临床中心)建设,积极争取国家临床中心分中心落地,构建“国家—省—市”三级协同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家临床中心重大科技攻关,承接国家先进诊疗技术,加快先进成果基层推广,为健康江西建设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二、主要做法
(一)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在重大疾病领域布局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支持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对接本领域国家临床中心,争取成为国家临床中心分中心;支持设区市开展市临床中心建设,推动省临床中心牵头完善本疾病领域基层网络,开展分中心认定。2021年以来,共争取9个国家临床中心分中心落地江西。新组建5个省临床中心,景德镇市、吉安市、抚州市陆续开展市临床中心建设工作。构建起国家—省—市三级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
(二)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支持省临床中心围绕江西省重大疾病,开展重大科技攻关;通过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创新专项经费,支持已认定的国家临床中心分中心建设;积极支持省临床中心以国家临床中心分中心的名义参与国家级科技项目。各中心通过开展义诊、技术培训、健康教学等活动,直接服务基层群众;通过远程医疗帮助省临床中心的核心成员单位,提升基层临床医学科技水平。
(三)强化工作要素保障。强化资金保障,2021年以来,江西省科技厅共投入临床中心建设经费1400万元,有力保障省临床中心建设工作。强化绩效评估,江西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省药监局对已认定的省临床中心,开展3年绩效评估。2021年,组织对2018年度中医领域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行了绩效评估,对评估优秀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给予奖励支持50万元/家。强化宣传引导,积极推动各省临床中心通过“两微一端”开展科普宣传,通过巡讲、会议、微信、抖音、线上会议、基层培训等形式开展临床医学研究及新的理论和技术的交流推广。
三、推进成效
(一)协同创新网络构建初步完成。目前,江西省内30家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对接了2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辐射11个设区市的网络成员单位200余家。各中心依托网络,积极开展各项技术研究。比如,围绕“人工智能初筛+专科医院复核”模式,支持开展基层传染病人工智能识别、诊疗、预警全过程关键核心技术研究,覆盖试点地134所乡镇卫生院,覆盖率达82%;对其中39家卫生院的9015例疑似肺结核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除当时确诊的148例病例,还新发现1137例疑似肺结核病例,并通过上级专业医疗机构确认出325例活动性肺结核,实现首诊效率提升1倍以上。
(二)先进技术基层推广成效明显。帮助基层7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义诊、技术培训、健康教学等活动200多次,服务基层群众4万余人。比如,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心血管病临床中心与婺源县人民政府合作,在婺源县实施高血压防控创新模式探索,以打造高血压防治的“江西样板”。创新性开展“下村入户”讲座及专题讲座,培训余千名基层技术骨干。推广“小手拉大手”高血压防控知识进校园活动,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协同并进,服务覆盖全县近35万常住居民。
(三)临床医学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以来,江西省30家临床中心除省科技专项经费外,共争取各类资金3900余万元,承担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420余项。获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科技奖项23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0篇,出版专著39部。比如,省妇产疾病临床中心参与国家妇产疾病临床中心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中国人群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策略研究及卵巢功能损伤遗传风险的精确分层研究;省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心参加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心全国多中心项目2项,解决耐药结核病及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方案问题;省心血管疾病临床中心参与的国家临床中心“中国H型高血压注册登记研究”项目,评估了江西婺源地区正常体重高血压患者内脏脂肪指数(VAI)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江西省科学技术厅)
专家点评:江西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省药监局围绕江西重大疾病领域组建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积极争取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落地,推动省临床中心不断完善协同创新网络,在省内构建起向上对接国家临床医研究中心,向下辐射全省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协同创新网络。依托网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推动先进科技成果基层推广,切实为健康江西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