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类四 “血防”用上信息监管平台
一、工作背景
江西省曾是我国血吸虫病重度流行的省份之一。1958年,余江区率先以县为单位消灭血吸虫病,树立了中国血防战线“第一面红旗”。经过70多年的科学防控,江西于2008年实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目标,2015年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流行区525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血吸虫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江西省血吸虫病疫情得到明显控制,但面临的风险依然严峻,血吸虫病流行环境难以根本改变、传染源管理难度增大、全社会血防意识逐渐弱化等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标新目标,全省血吸虫病消除进程推进任重道远。聚焦新任务,不断巩固全省血防成效并快速实现新的突破是当前的重要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构建监管信息平台,实现鄱阳湖区传染源全时监管。2021年,在江西省血地办的指导下,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投资289.7万元,建设了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传染源监管信息平台,该平台依托《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监管系统》34套前端监控摄像装备,实现了现场视频监控及指挥等各类信息的共享,使后方禁牧监管和督察人员能够实时准确掌握现场动态,构建起省、市、县三级环鄱阳湖区远程24小时全天候的传染源监管体系,基本实现了鄱阳湖草洲封洲禁牧全方位监管。该平台的建设使用,提升了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传染源监测和预警信息化技术水平,实现了全省传染源监管平台联网、数据共享,达到了管理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为保障江西省如期实现血吸虫病消除目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二)实施健康促进试点,引导疫区居民血防健康行为。进入新时代,随着流行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血防健康教育模式也随之向健康促进转变,通过个人与家庭、社区和国家共同采取措施,引导并鼓励人们的健康行为,增强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2021年,在省血地办的主导下,江西省首批6个血防健康促进示范点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为此,江西省寄研所制定下发了《2021年度江西省血吸虫病健康促进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面向全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在已达传播阻断和未达传播阻断地区各选定1个流行行政村、1所哨点医院和1所学校,分别开展血防健康促进示范社区、示范哨点医院、示范学校建设,围绕血防健康政策、血防健康环境、血防健康服务、血防健康文化进行创建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健康教育工作,营造全社会共防血吸虫病的氛围,引导疫区社区居民形成健康行为。
(三)实施晚血精准救助,提升晚血病人生活幸福感。2021年,江西省继续对原贫困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实施免门诊费、免住院费和住院期间补助伙食费的“两免一补助”治疗救助政策。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为支撑该政策落地落实,先后组织多次现场调研和技术指导,派出专家组对全省家庭困难的晚血患者开展精准识别和管理,结合实际修订完善了《江西省晚血病人管理和技术规范》,建立晚期血吸虫病病人数据库,突出保障和服务,让政策红利精准惠及晚期血吸虫病人,提升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获得感。
三、推进成效
(一)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传染源监控信息平台是全国首创的血吸虫病传染源监管模式,它的建成投入使用,是江西省落实“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的体现,实现了“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全面即时和全天候评价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传染源监管实效,有利于协同指挥和精准调度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传染源的监管,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江西省血吸虫病传染源监管工作机制。
(二)江西省血吸虫病健康教育促进示范点的建设,加强并发挥了省、市、县血防部门间的联动作用,将血防健康促进政策融入了示范村、学校和哨点医院的健康发展规划,发挥了先行先试的作用。目前,该项目进入中期评估阶段。其间,面向示范点开发的《寻虫环游记》科普读本在2021年度“全国寄生虫病健康教育作品评比活动”中荣获平面类二等奖,教学视频《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荣获江西省科技厅“首届江西省科普微视频大赛”优秀奖。
(三)通过晚期血吸虫病病人救助政策的实施,2021年江西省共治疗晚期血吸虫病人4669例。其中,为554例原贫困晚血病人提供了精准帮扶,实施专项救助,提供营养补助47.85万元。通过多次现场技术指导,江西省的晚血病死率、新(复)发晚血率、巨脾型患病率、顽固性腹水型患病率、上消化道出血患病率逐年下降,临床好转率、临床治愈率逐年上升,晚血病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专家点评:根据《“健康江西2030”规划纲要》确定的血吸虫病防治任务,江西省在2030年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鄱阳湖传染源监管信息平台、建设血吸虫病健康促进示范点、实施晚血精准救助政策,实现鄱阳湖草洲封洲禁牧全方位监管,夯实基层健康教育工作,营造全社会共防血吸虫病的氛围,提升血吸虫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获得感,深入推动了全省血吸虫病消除进程,是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行动的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