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促进行动

二、家庭健康促进行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家庭健康是“健康中国”的基石,家人健康是家庭幸福的根本。江西省印发《江西省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健康江西办发〔2021〕8号),深入实施家庭健康促进行动,不断提升家庭健康素养和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

(一)行动背景

国内外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论是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还是慢性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精神障碍和意外伤害等现代社会性疾病,其发生、发展与转归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人们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每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和个性的形成直接来自家庭的行为规范,每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素质的培养,也直接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健康中国建设的成效日益显现,但群众的健康素养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必须通过家庭“小切口”撬动全民“大健康”,让“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千家万户,让健康成为新时代的家风。我们要倡导全社会关注家庭健康,促进家庭成员树立健康理念、采取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提高健康素养水平,通过构建健康家庭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二)行动任务

——个人和家庭健康管理

1.个人家庭健康素养提升。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城乡卫生健康手册》《乡村卫生健康公约》等为基础,编发家庭健康促进系列宣传品、简明读本等健康教育材料。指导辖区家庭群众使用家庭健康知识进万家小程序,促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家庭健康素养。举办“家庭健康大讲堂”“家庭健康知识大赛”等活动。

2.树立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普及营养健康、合理膳食、“三减三健”、控烟限酒、意外伤害预防、优生优育、慢病管理、传染病预防等科学知识。深入开展“舌尖健康 杜绝浪费 美丽庭院”家庭健康主题推进活动。

知识点

健康家庭:是指家庭健康理念佳、家庭健康环境佳、家庭生活习惯佳、家庭健康素质佳、家庭健康传播佳的家庭。

3.开展建设健康家庭活动。省、市、县各级推动开展建设“健康家庭”活动,在江西省培育一批“健康家庭”,引导和带动广大群众重视家庭健康。

——社会参与任务

1.开展婚孕健康服务。推广运用网上婚孕检信息服务平台,为目标人群提供相关政策、知识、服务机构信息等,提高婚孕检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开办新婚夫妇课堂和准妈妈课堂,开展相关咨询和指导,树立科学孕育观。

2.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大力实施普惠托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扩大托育服务供给。鼓励政府承办一批公立托育服务机构;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以单独或联合举办的方式,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依托现有的妇幼保健机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提供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政府牵头建立托育服务指导中心。

3.开展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以社会组织基层服务阵地为平台,依托幼儿园、妇幼保健等专业机构,举办家长培训、亲子活动、早教课堂等,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均等化,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计生协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体系。

4.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动。以中学生、大学生和流动人口青年人为重点,举办青春健康知识大赛,提高青少年生殖健康素养,降低青少年遭受性侵、意外怀孕和感染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开展“沟通之道”家长培训,加强对家长的生殖健康教育和亲子沟通指导。

5.关爱育龄人群生殖健康。积极为适龄人群宣传生育政策、生殖健康知识、避孕方法等。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避孕药具服务项目。广泛开展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加强妇女常见病检查,促进女性生殖健康。关注群众生育意愿,实施生殖健康需求等动态监测调查。

6.关爱中老年身心健康。广泛开展更年期健康科普知识宣传,组织开展老年文体健身活动。指导中老年人正确认识更年期生殖保健,加强性健康、性安全和性道德教育指导,减少性病艾滋病传播。指导围绝经期妇女及时取出宫内节育器,引导服务对象主动接受健康检查、疾病治疗和随访服务。

——政府主要职责

1.推进家庭健康服务阵地建设。统筹会员之家、亲子小屋、青春健康俱乐部、优生优育指导中心等,并通过新建、改扩建、优化功能布局等措施,探索建立场所相适、设置规范、功能清晰、活动经常、专人管理的家庭健康服务中心。为各类家庭开展自助体检、健康咨询、健康交流等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2.加强家庭健康服务技术支撑。依托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基层计生协秘书长、骨干会员和志愿者等,组建全省家庭健康指导员队伍,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尽力保证每个村(居)、社区有1名家庭健康指导员。建立生殖健康、优生优育专家和师资队伍,开展线上线下生殖健康咨询和优生优育工作指导。

知识点

什么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借鉴先进的家庭医生服务理念,开展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核心,以居民管理为主要内容,在充分告知、自愿签约、自由选择、规范服务的原则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居民建立相对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服务。家庭医生来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相关规定提供基本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一般1位家庭医生要向600—800户签约家庭提供服务。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健康中国人行动手册》)

3.健全家庭健康保险保障制度。完善计生特殊家庭住院护理补贴保险制度,有效减轻群众大病经费负担。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双岗联系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就医绿色通道等“三项制度”,开展结对帮扶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活动。

(三)行动目标

探索建立政府推动、行业引导、家家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家庭健康治理新模式,关爱全生命周期健康,加强对儿童、青少年、育龄人群及中老年的健康指导和服务,引导家庭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建设健康环境,形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家庭健康素养和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努力实现到2025年底,“健康知识进万家”覆盖江西省100%的乡镇、街道,每个村(居)、社区至少培养1名群众身边的家庭健康指导员;50%以上的县(区、市)建立至少1个家庭健康服务中心和1个优生优育指导中心;100%的县(区、市)建立至少1个规范化普惠托育机构和1个亲子小屋。

(四)行动实践

按照“提升维度、拓展宽度、增强力度、延伸广度”的工作思路,引导家庭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建设健康环境,提升家庭健康素养和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一是坚持合力共为,提升家庭健康促进行动“维度”。出台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13个省直部门和单位共同推进,加强对婴幼儿、青少年、育龄人群、中老年等全人群的健康指导和服务。成立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工作组和专家库,全省建立近2万名的省、市、县、乡、村各级家庭健康指导员队伍。二是坚持创新载体,拓展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宽度”。组织家庭健康主题推进活动,全省开展主题推进活动,制作发放家庭健康干预工具。举办家庭健康知识授课竞赛、“百佳健康家庭”评选表彰活动,专场电视颁奖晚会和《生育 家庭 健康》网络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加强青春健康和生殖健康教育宣传促进。三是坚持试点探索,增强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力度”。鹰潭市被列入中国计生协家庭健康促进行动10个全国试点地区之一。大规模设置家庭健康服务相关项目点,扎实推进家庭健康服务中心、优生优育指导中心、亲子小屋、暖心家园、青春健康俱乐部等项目建设。四是坚持宣传倡导,延伸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广度”。借助上级平台扩大宣传,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家庭健康促进行动做法。运用本级平台深度宣传,开通微信公众号、创办刊物,传播家庭健康知识。发挥基层平台广泛宣传,切实将健康知识、健康技能送进了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