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健康促进行动

一、妇幼健康促进行动

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既事关对妇女儿童最基本的生存与健康需求的满足,又是提升一个国家整体人口素质、人力资源水平,以及发展潜力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行动背景

新时期妇幼健康面临新的挑战,出生缺陷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影响人口健康素质。随着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生育需求逐步释放,高危孕产妇比例有所增加,保障母婴安全压力增大。生育全程服务覆盖不广泛,宫颈癌和乳腺癌呈相对高发态势,儿童早期发展亟须加强,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还存在差异,妇幼健康服务供给能力有待提高。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是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维护生殖健康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从源头和基础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二)行动任务

——个人和家庭健康管理

1.积极准备,孕育健康新生命。主动了解妇幼保健和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建议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孕育。积极参加婚前、孕前健康检查,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补充叶酸。预防感染、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

2.定期产检,保障母婴安全。发现怀孕要尽早到医疗卫生机构建档建册,进行妊娠风险筛查与评估,按照不同风险管理要求主动按时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掌握孕产期自我保健知识和技能。

知识点

孕产期保健:孕期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孕早期1次,孕中期2次,孕晚期2次),有异常情况者建议遵医嘱适当增加检查次数,定期接受产前筛查。35岁以上的孕妇属于高龄孕妇,高龄高危孕妇建议及时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产前诊断服务。怀孕期间,如果出现不适情况,建议立即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孕妇宜及时住院分娩,提倡自然分娩,减少非医学需要的剖宫产。产后3—7天和42天主动接受社区医生访视。

3.科学养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尽量纯母乳喂养6个月。避免儿童因压力过大、缺乏运动、缺乏社交等因素影响大脑发育,妨碍心理成长。避免儿童发生摔伤、烧烫伤、窒息、中毒、触电、溺水等意外伤害。

4.加强保健,预防儿童疾病。做好儿童健康管理,按照免疫规划程序进行预防接种。3岁以下儿童应到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8次健康检查,4—6岁儿童每年应接受一次健康检查。

5.关爱女性,促进生殖健康。建议女性注意经期卫生,熟悉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和宫颈癌等妇女常见疾病的症状和预防知识,推进企业女职工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知晓各种避孕方法。增强性道德、性健康、性安全意识,拒绝不安全性行为,避免意外妊娠、过早生育以及性相关疾病传播。

——社会参与任务和政府主要职责

1.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实施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工程,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省、市、县三级均有一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儿科、产科、助产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增强岗位吸引力。

2.加强婚前、孕前、孕产期、新生儿期和儿童期保健工作,推广使用《母子健康手册》,为妇女儿童提供系统、规范的服务。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可及性。

3.大力普及妇幼健康科学知识,推广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和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做好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提高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服务可及性。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避免准备怀孕和孕期、哺乳期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推动建设孕妇休息室、母婴室等设施。

4.提供生育力评估指导、孕前优生服务、不孕不育诊治等服务,指导科学备孕。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推动城乡居民全覆盖。广泛开展产前筛查,逐步实现怀孕妇女孕28周前在自愿情况下至少接受1次产前筛查。

5.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高危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5项母婴安全制度,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保障能力建设,健全救治会诊、转诊等机制。对早产儿进行专案管理,在贫困地区开展新生儿安全等项目。

6.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筛查阳性病例的随访、确诊、治疗和干预,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继续开展先天性结构畸形和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建立新生儿及儿童致残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

7.做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实施婴幼儿喂养策略,创新爱婴医院管理,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到所有贫困县。引导儿童科学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实现儿童肥胖综合预防和干预。

知识点

儿童肥胖症的危害:儿童单纯肥胖症可导致肺功能、心血管功能下降,血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还可导致儿童智力发育缓慢,心理行为异常,性发育和性成熟提前等。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进食障碍与肥胖症》)

8.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结合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均等化,探索适宜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的服务内容和模式。

9.以贫困地区为重点,逐步扩大农村妇女“两癌”(宫颈癌、乳腺癌)筛查项目覆盖面,继续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尽快实现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目标。以肺炎、腹泻、贫血、哮喘、龋齿、视力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等为重点,推广儿童疾病综合管理适宜技术

10.在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积极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方法,开展中成药合理使用和培训。加强妇女儿童疾病诊疗中西医临床协作,提高疑难病、急危重症诊疗水平。

(三)行动目标

续表

(四)行动实践

江西省积极推进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成效。一是持续推进母婴安全行动计划。举办母婴安全技术管理培训班,选派省级专家进行驻县蹲点,组织开展母婴安全技能大比武活动,组织专家编写产科急救流程图和《简明新生儿复苏手册(2021版)》,提升全省母婴安全技术水平。二是实施健康儿童行动计划。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关爱贫困地区儿童保健,持续推进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三是持续推进妇幼健康“四大工程”。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坚持婚检婚登紧邻设置和“婚育一站式”服务,全省婚检率达到96.92%。实施困难家庭孕妇免费基因检测产前筛查项目。推进生殖健康促进工程,深入推进妇女“两癌”检查工作,探索开展宫颈癌检查联合HPV疫苗接种精准预防宫颈癌工作。推进妇幼健康中医药融合工程,4家妇幼保健院获批第一批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试点,强化政策引导,积极推进全省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事业发展。推进妇幼健康能力提升工程,落实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和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工作,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增加至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