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防治行动

四、糖尿病防治行动

我国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积极开展糖尿病防治行动,提高群众的自觉防治意识,及时控制发病因素,可大大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延缓和控制糖尿病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很强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一)行动背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根据《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升至11.2%,糖尿病的知晓率36.5%、治疗率32.2%和控制率49.2%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低水平[5]。据估算,目前江西省糖尿病患者超过260万,糖尿病前期人群超过500万。糖尿病并发症累及血管、眼、肾、足等多个靶器官,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Ⅱ型糖尿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肥胖是Ⅱ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前期人群接受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可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二)行动任务

——个人健康管理

1.全面了解糖尿病知识,关注个人血糖水平。健康人群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

知识点

哪些人需要关注血糖?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巨大儿(出生体重≥4千克)生育史。6.1毫摩尔/升≤空腹血糖(FBG)<7.0毫摩尔/升,或7.8毫摩尔/升≤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毫摩尔/升,则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2.糖尿病前期人群可通过饮食控制和科学运动降低发病风险,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同时密切关注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建议超重或肥胖者使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500千卡,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至少保持在150分钟/周。

3.科学运动。糖尿病患者要遵守合适的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方法并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

4.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如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且随机血糖≥11.1毫摩尔/升,或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糖负荷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可诊断为糖尿病。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和血脂,控制饮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遵医嘱用药,定期进行并发症检查。

知识点

糖尿病“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5.注重膳食营养。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可参照《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做到合理饮食,主食定量(摄入量因人而异),建议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全谷物、杂豆类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建议餐餐有蔬菜,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水果;每周不超过4个鸡蛋或每两天1个鸡蛋,不弃蛋黄;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推荐饮用白开水,不饮酒;进餐定时定量,控制进餐速度,细嚼慢咽。进餐顺序宜为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

知识点

糖尿病饮食管理——“手掌法则”:

1.主食/碳水化合物:一个拳头。一个成年人每餐的主食需要量约为250—300g,相当于自己一个拳头大小的量。即每餐一个拳头,一天不超过3个拳头。主食应以馒头、米饭、花卷为主,最好选择粗粮制品,如玉米面等。

2.蔬菜:一捧。一天一捧的蔬菜量相当于500克,可满足日常所需。可常吃的蔬菜有:秋葵、洋葱、西红柿、西蓝花、苦瓜、木耳等。

3.瘦肉/蛋白质:两指并拢量。切一块与食指厚度相同,与两指(食指和中指并拢)的长度、宽度相同的瘦肉,相当于50克的量,即可满足全天蛋白质的营养摄入需要。建议食用牛羊肉、鸡、鸭、鱼肉等。

4.油脂/脂肪:一个拇指尖。我们每日所摄入的脂肪,除了来自烹饪油之外,还包括大量的肉类、奶类甚至坚果类。因此,在烹饪时油不能放太多,每天仅取拇指尖端(第一节)就足够了。以食用不饱和脂肪酸为宜,如橄榄油,菜籽油等。

5.水果:一个拳头。水果一天需要量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200克左右。前提是血糖达标(餐后2小时血糖在10毫摩尔/升以下)。应将水果的热量计入每日总热能之内。

——社会参与任务和政府主要职责

1.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Ⅱ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对Ⅱ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2.落实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规范,鼓励医疗机构为糖尿病患者开展饮食控制指导和运动促进健康指导,对患者开展自我血糖监测和健康管理进行指导。

知识点

糖尿病患者科学运动方法:每周至少有5天,每天半小时以上的中等量运动,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走步、游泳、太极拳、广场舞等。运动时需防止低血糖和跌倒摔伤。不建议老年患者参加剧烈运动。血糖控制极差且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不宜采取运动疗法。

3.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落实《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18)》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发现、规范化诊疗和治疗能力。及早干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伴肾脏损害、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延缓并发症进展,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4.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糖尿病健康管理手段,创新健康服务模式,提高管理效果。

(三)行动目标

(四)行动实践

糖尿病防治行动坚持早防早控,广泛普及糖尿病核心知识,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全方位提高综合防控能力和水平,推进示范建设,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一是提升防治能力。举办糖尿病防治专业技能培训班,申报各种科研项目,提升糖尿病防治队伍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二是普及健康知识。开展江西人民自己的健康知识普及频道,利用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媒体 “天天健康”栏目,邀请权威专家在电视上授课,为社会公众传播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三是推进示范建设。推进防控示范建设,发布《江西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