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类六 从“治病”转向“健康”的路径

综合管理类六 从“治病”转向“健康”的路径

一、工作背景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预防控制疾病的“社会疫苗”,是预防医学“三级预防”中的“第一级预防”,是投入低、效率高、最积极的社会预防措施,是提高公众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建设,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创建“健康促进型医院”为目标,实施全员参与,大力倡导健康理念,优化医疗服务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创建健康促进型医院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健康促进科,以点带面,高效保质开展健康促进行动

为高效开展健康促进型医院建设,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迅速动员部署、制定建设方案,成立创建健康促进型医院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由党政领导担任组长;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依托,江西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下设健康促进科,专人专岗,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型医院建设。建立健康促进科、健康管理科、宣传部、工会、团委、社会工作部、党办、院办加各支部、各临床保健科室的“8+N”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各部门高效协同,共同推动全员参与健康促进、健康传播工作。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科普活动,打造多个有影响力的科普品牌

一是持续推进“三个一”系列健康促进品牌活动。开展健康“一讲堂”进单位,应江西省总工会、南昌市公安局等单位邀请举办公益健康讲座活动,2022年上半年已完成50场,18万余人(含线上直播)参与听讲。设立健康“一点通”专栏,在医院微信公众号设立专栏,以“南家兄妹”作为形象代言人,用幽默的语句、逗趣的表情包,推出系列科普文章。仅2022年上半年就推出59篇原创科普文章,阅读量超过300万。开通健康“一直播”,聚焦患者关注的热点健康话题,首次直播直击疫苗现场,宣传疫苗接种知识,观看人次高达500万,打响医院直播形式开门红。

二是创新打造科普视频品牌:“听医生的话——名医话科普”慢病系列科普视频、“病毒在囧途”疫情防控系列等科普视频。健康促进科打造以慢性病知识普及为重点的系列科普视频,通过新媒体手段,在官方微信视频号、抖音官方号上播放,单个视频播放量最高达5935次,该系列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1.1万次。制作“病毒在囧途”疫情防控系列科普视频,点击量8.9万次。发布的疫情防控宣传视频,最高单条点击量高达21.1万次。

(三)依托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的优势,打造有特色、专科化的健康教育

一是营造健康教育支持性良好氛围环境。设置VR健康教育体验专区,在每个专科病区设置了健康教育宣传栏、资料架、电子屏等,形成了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加强控烟工作,创建无烟环境,建立健全首诊询问吸烟史制度,设置戒烟门诊,开展规范化简短戒烟干预。

二是系统化、科学化开展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制定健康教育工作流程及要点,包括针对不同专科特点,在门诊大厅、每个病区内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为患者进行免费的健康义诊。每年不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义诊活动、三下乡活动等。

三是开展有特色的健康促进支援帮扶活动。院内各临床科室自行发起志愿服务活动,如由肾内科发起的肾友会,定期召集肾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讲堂,针对贫困肾友家庭,给予一定的帮扶支持。

(四)牵头开展健康促进相关项目的落地和实施

全国“三医联动”系列交流会(南昌站)。为促进江西省医疗卫生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承办了全国“三医联动”系列交流会(南昌站),以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通过面对面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带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丙肝消除行动。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号召,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牵头开展“院内丙肝预警与转诊示范项目”,制定丙肝消除院内转诊与预警方案和流程,规范丙肝患者的治疗,以示范引领模式推动全省丙肝消除行动。

三、推进成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江西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构建医防融合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将健康教育贯穿于诊疗过程中,每年对300多万门诊病人、20多万住院病人进行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近千场健康调查、健康义诊、健康宣讲、急救技能培训等健康公益活动,直接惠及群众50万余人次。创新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品牌活动,医院健康科普的影响力明显提升,在2021年11月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中,医院微信公众号位列医院类周榜全国第三。(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专家点评:医疗卫生机构是建设健康中国的主阵地,广大医务工作者是推进健康中国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患者每一次就诊都是健康促进的好机会,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建设健康促进型医院,全面落实公立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完善了健康促进型医院组织架构,制定了“8+N”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开展了有特色、专科化的健康教育活动,打造了有影响力的科普品牌,广泛动员全体医务工作者参与健康促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是健康细胞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为健康促进型医院建设提供了经验和方案,探索“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