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笔名蕴含了怎样的深刻意义?

高尔基的笔名蕴含了怎样的深刻意义?

玛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玛克西姆维奇·彼什可夫。因他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只得栖居在贫苦的外祖父家,从小就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他憎恨丑恶的现实,同情人民的疾苦。他一方面勤奋读书、写作,一方面仍努力探索革命道路。19世纪90年代,他怀着了解祖国和人民的愿望,两次到俄国南部流浪,在漫游第比利斯时,写出了处女作《马尔卡·楚德拉》(1892),并投寄给《高加索报》,得到了该报编辑的赞赏,可稿件上署什么名字呢?经过一番思索,为了说明他是在痛苦生活中读书、写作的,他起了“玛克西姆·高尔基”(俄语意为“最大的痛苦”)的笔名,表示他永远不忘这一切。这部小说发表后,他便将“玛克西姆·高尔基”当作永久的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