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汤达”笔名缘于怎样的浪漫记忆?

“司汤达”笔名缘于怎样的浪漫记忆?

世界名著《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原名马里-亨利·贝尔。1817年,亨利·贝尔住在米兰时,与从事意大利民族解放斗争的烧炭党人交往密切。在此期间,他完成游记《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的写作,为了不让奥地利警察当局发现自己,他决定用笔名出版这本名著。一天,他在阅读德国美学史家温克尔曼的传记时,突然想起10年前自己曾到过这位艺术家的故乡——萨克森的小城司汤达,并留下了一段难忘的记忆。当时,他以拿破仑军事专员的身份在勉强逃脱武装群众的袭击之后,在这座小城里隐姓埋名地藏匿了3天,受到过一位白皙美丽的德国姑娘的垂青和款待。为了纪念这段往事,亨利·贝尔采用了“司汤达”作为笔名,并在下面做了补充说明——一个法国骑兵军官。10年后,亨利·贝尔又用“司汤达”这一笔名发表了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