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赤子”一词因何而来?
2025年11月04日
“海外赤子”一词因何而来?
“海外赤子”,现已成为我国旅居海外同胞的一个美称。那么,“海外赤子”一语是怎样来的呢?
“赤子”一词本指婴儿。《尚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孟子·离娄下》中有:“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一词还引申为子民百姓。最早见于《汉书·龚遂传》:“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唐代贞观年间,唐太宗殿试射箭比赛。大臣们劝道:“人们张弓挟矢立在殿前,距离您这么近,万一有狂妄无知的人暗中发射,您没有防备,可对社稷极为不利呀!”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为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意思是说,我把四海之内的人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真心相待,哪能对宫中值宿的警卫都不信任呢?据此,后人便从中引出“海内赤子”一语。而“海外赤子”,则是从“海内赤子”转换而来的。后来被海外侨胞用以表达他们热爱祖国、向往祖国的赤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