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墙是如何得名的?
据说,世界上有四座著名的墙,中国的长城(外文含义为“大墙”)、柏林墙、巴黎公社墙和哭墙。
哭墙在今天以色列占领区耶路撒冷老城。这堵墙长约50米,高达18米,全部由一方方巨石砌成。石墙上一片片斑驳的青苔和石缝中滋生出来的草木,似乎在告诉人们,它的悠久历史和不平常的经历。
哭墙原为一所神庙的西墙。大约公元前10世纪,耶路撒冷一带为犹太人定居的地方。公元前961年,当时,耶路撒冷是犹太古国以色列的首都。以色列国王所罗门决定在此修建神庙,为犹太人提供一个祈祷的场所。神庙历时4年竣工。神庙外建有一道石砌的围墙。
两百多年后,巴比伦人征服以色列,攻下耶路撒冷,将神庙烧毁,大批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成了“巴比伦之囚”。40多年后,巴比伦又被波斯所灭,“巴比伦之囚”重返家园,重建圣殿。就这样,圣殿几度兴废,历尽沧桑。到了公元前20年,犹太人又一次重建和扩建圣殿,历时4年。可是建成不久,又被罗马帝国的狄托率领的军队夷为平地,并强迫犹太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流浪。从此,圣殿再也没有恢复,只在圣殿遗址上,残留下这段有2000年历史的围墙。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具有高度文明的伟大民族,对人类发展做过巨大贡献。可是,它在历史上遭受了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打击和残酷迫害。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惨无人道地杀死将近600万犹太人,占当时世界犹太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成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现在,全世界犹太人口有1400万,其中美国600万,以色列550万,其余则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
亡国灭种之仇和民族迫害之苦,反而促使犹太人具有极强的内聚力。他们不管居住在何方,说着什么语言,都始终保持自己的民族传统。而且在他们一生中有一个共同愿望,那就是到犹太教的圣地耶路撒冷来,在西墙下为本民族多舛的命运痛哭一场。哭墙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