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风雨”一词原意和今意有何不同?
宋代黄州诗人潘大临,勤奋好学,曾写过不少好诗。由于家境十分贫寒,创作激情经常被严酷的生活现实所熄灭。
一个傍晚,他饥肠辘辘地躺在床上,倾听着窗外秋风萧瑟、雨打树叶的飒飒声,不由得诗兴大发。遂披衣下床,提起笔来,刚写完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忽传来敲门声。原来是有人上门催租讨债来了。潘大临只得强打精神,尽力应付。催租人絮絮叨叨,埋怨了好一阵方才悻悻地离去。潘大临重新提笔凝思,已毫无诗兴,不得不放下笔,和衣睡了。
此后,潘大临再也没能把这首诗继续写下去。但仅此“满城风雨近重阳”一句,就使人感到开篇不凡。全句情景交融,余味无穷。然而仅此一句诗,总不免使人感到遗憾。今天“满城风雨”已经成了我们经常引用的一个成语,意思是:事情(多指坏事)传得快,到处都在议论着。这和诗的原意已有本质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