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一语是怎么来的?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一语是怎么来的?

东汉人杨震是个颇得称赞的清官。他担任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当他去东莱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荆州刺史任内举荐的官员,听得杨震到来,晚上悄悄去拜访杨震,并带金十斤作为礼物。

王密送这样的重礼,一是对杨震过去的举荐表示感谢,二是想通过贿赂这位老上司,以后再请他多加关照。可是杨震当场拒绝了这份礼物,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为杨震假装客气,便道:“暮夜无知者。”杨震立即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不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带着礼物,狼狈而回。

然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以后却被人们反其意用之,成为订立攻守同盟时的常用语了。这种现象被称作词义反向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