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点”与“点心”源于何时?
2025年11月04日
“糕点”与“点心”源于何时?
我国糕饼最早源于商周,据传,当年武王发兵讨纣王,纣王派闻太师随军出征,为了减少埋锅造饭,缩短进兵时间,闻太师便亲自设计了一种用饴糖与炒熟谷粉掺和、黏结起来做成的条块状糖饼,作为士兵的干粮。这可说是我国糕点的鼻祖。此后,民间效仿闻太师制作的糖饼并加以改进,几经演变,逐步发展为酥皮、包馅、油炸的糕饼。昔时,北京糕点行业有个行庙,庙内供祭着闻太师的塑像,以示纪念这位糕点祖师。
众所周知,“点心”乃是人们每日早上用来充饥的糕点,俗称“早餐”。
宋徽宗宣和年间,有一个姓孙的卖鱼人,住在京都宝箓宫道院。有一天,宋徽宗来到院里烧香,时间较久,觉得有些饿,姓孙的卖鱼人就在身边取出一张蒸饼给他,说:“可以吃些点心。”这说明,“点心”是指糕饼一类的小食品。
据传说,梁红玉击鼓退金兵之时,见到战士们日夜血战沙场,英勇杀敌,屡建战功,甚为感动,随即传令烘制民间喜爱的美味糕饼,派人送往前线,慰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

其实,“点心”的名字,据有关烹调资料记载,比这个民间传说要早得多。例如,宋人吴曾撰写的《能致斋漫录》中有如下一段描述:世俗例以早餐小食为点心,自唐代之时,已有此语。按唐人郑
为江淮留后,家人备夫人晨馔,夫人顾其弟曰:“治妆未毕,我未及餐,尔且可点心。”吴曾与梁红玉同一时代,并且其书成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间,所载唐郑
一事有理有据,应当足信。这样,“点心”一名的出现,当在1000多年前,比传说的要早20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