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学中有哪四大吝啬鬼?
2025年11月04日
欧洲文学中有哪四大吝啬鬼?
欧洲文学中最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是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和果戈理的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夏洛克是16世纪英国高利贷资本家,一个凶狠毒辣的复仇狂。为了除掉自己的对手商业资本家安东尼奥,实现其更大的经济野心,他趁安东尼奥困难之机,威胁他签订了“一磅肉”借约,并在法庭上振振有词,要强行割肉,表现出冷酷、刻毒、残忍的本性。最后他落得人财两空、身败名裂的下场。
阿巴贡是17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高利贷资产者。他视钱如命,吝啬多疑。他家盈万贯,却时时猜疑周围的人会来偷他的钱箱,对仆人,甚至对猫、马也时时提防。为了省钱,他禁止儿女们的一切娱乐,强迫儿女与有钱人家的子女结婚;为了省钱,请客时不让客人吃饱,还往酒里掺水。当他的钱箱遗失后,他终于成了一个失去精神支柱——金钱的疯子。
葛朗台是19世纪法兰西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他自私、狡诈、贪婪,是“占有金子的执着狂”。为了金子,他做投机买卖,赶走侄儿查理,埋葬女儿的爱情,迫使妻子冻饿致死,剥夺女儿的财产继承权。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他一连几小时地盯着桌上的金币,抢过神甫手中镀金的十字架,并留下了要女儿“到那边”向他“交账”的遗言。
泼留希金是俄国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他贪婪、腐朽,身上散发着霉味。为了积财,他捡破烂,做小偷,耍无赖,出尽洋相。可是,他搜集来的东西全都腐烂了,“面粉硬得像石头”“粮堆、草堆成了肥料”“布匹、呢绒变成灰飞”,作者写他积财和毁财这一矛盾,突出了他迂腐、愚蠢的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