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当”出自一个什么样的典故?

“上当”出自一个什么样的典故?

很早以前,清河地方有一家姓王的富户,在城里开了一家当铺,也叫当店。世代传承,当店越开越大。但各房族人都懒于经营,而将名下的一份资产做股存在店里,另外选择一人,把当铺全委托于他,族人就按股金分红利,游玩度日。

到了清光绪年间,经营当店的叫寿苧,他是一个读书人,喜欢校刻书籍,对于典当事务反而很随便。王氏众族人见此情形都很不满,想整治他一番。于是,他们从自己家里拿一些不值钱的东西到自家的当店来典当,还自估高价,要伙计如数付给。就这样,众多的族人都来敲诈,日子一久,当店就破产倒闭了。

人们就此编了一句歌谣:“清河王,自上当。”把东西送去当店叫上当,王氏族人是自家诈骗自家而使当店破了产,因此,后来就把受欺骗使事情败坏叫作“上当”了。